他对股市方面并没有什么研究,但只要是有利于方振玉的事,他都下意识尽量阻挠。
“理由呢?”
于随波显得非常的平静。
章树培理了理头绪说道:“其他的我说不好,但急着上市,会给我们市的财政带来很大的压力。”
接着,他分一二三点把自己的理由阐述了一遍。
“呵呵,没想到章局长对金融也颇有研究。”
李小康微微一笑,说道:“我也认为虽然公司是在香港上市,但对我们市的经济的影响还是很大的,市长你给的材料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。”
看到李小康没有提出一点实质性的意见,于随波十分恼火,但却没有表现出来,而且,有了章树培出头,只要他支持自己的意见就行了。于是他说道:“那么,在联席会议上,你们可要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啊!”
李小康和章树培都知道,对于港口上市的事,市委决定召开一个四家班子联席会议来决定,李小康还没有说什么,章树培便说道:“请市长放心,本着对临海两百多万人民负责的精神,我会把自己的意见说出来的。”
于随波看见他把自己说得那么崇高,心中不由好笑,他说道:“好,好,好。如果我们临海市的官员都有你这样的想法,那我们临海市的腾飞就指日可待了。不过啊,你还得把你刚才的意见好好地充实一下才行。”
“市长,我知道该怎么做的。”
章树培表决心似的说。
“那好,你先回去准备材料吧,我和李常务还有一点事要商量。”
于随波说着,便送客了。
章树培识相地告辞走了。
“小康,说说你的真实想法。”
章树培一走,于随波便向李小康问道,一对眼睛逼视着李小康。
“说实在话,两个方案的论证都很充分,而且我还倾向于方振玉的方案。”
李小康本来是不想说的,但见于随波已经迫到了这个程度,再不说,两人之间就会造成隔阂,何况,趁现在只有两人在场,怎么说都不要紧,他便把自己的真实想法说了出来,然后静静地看于随波的反应。
于随波的脸果然抽动了一下,但很快就看不见了,他淡淡地问道:“那你还同意章树培的看法?”
“一家人不说两家话。”
李小康对于随波的想法已经有了比较深的了解,便装出一付很知心的样子,诚恳地说道:“其实,这两个方案都有可取之处,而且相差不大,只是方的方案见效要快一点。但是,如果同意了他的方案,那就助长了他的气势,对今后我们掌握港口的实权不利。”
他没有说掌握方振玉,而是说掌握港口的实权,真是说到了于随波的心里。于随波的眼睛亮了起来,问道:“那么,下一步我们该怎么办呢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