他没有想到事情如此顺利,这多亏了曹无秋正好在场,让他有了擒贼先擒王的绝好机会。
否则,想硬拿下芳林门,必经一场血战。
一千精锐府兵,可是很强悍的战力!
而见此情景,曹无秋也是傻了,他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对,吃吃道:“你、你们这是谋反!”
“错!这不是谋反,是平乱。”
忽然,近前一辆马车车帘被掀开,下来一名气势十足、目光凌厉的老者,正是高士廉!
而高士廉身旁,还陪着一人,却是雍州法曹——孙伏伽。
“高治中!?”曹无秋认得高士廉。
“正是老夫。”高士廉扫视四周,顾盼自雄:“诸位将士,太子、齐王谋反,秦王正引兵诛之。老夫奉秦王之命,暂时接管芳林门,以便平乱,望诸位与以配合,免遭横祸。”
果然是兵变了!
曹无秋和众府兵神情大变,这才明白了前因后果,只是没想到,动手的是秦王李世民。
初时,曹无秋还以为是夏雨要谋反呢。
一时间,这些人都沉默了,并没有谁想激烈的反抗。
毕竟,李世民在军中威望崇高,他若上台,似乎也是不错的结果,更何况,先机已失、兵刃被夺,谁又想白白丧命在这内斗之中呢。
见场面一片‘和谐’,高士廉十分满意,能不流血,那是最好,若是有人不识趣,他也不会手软。
历史上,高士廉夺取芳林门时,可是遇到了带队将领的激烈反抗,只能痛下杀手、屠了个干净。
由此,芳林门也成了玄武门之变中,流血最多的地方。
据说,此后数十年,芳林门夜间都常有鬼火和鬼影出没,让人不寒而栗。
而芳林门一役,也成了高士廉一生中最大的污点,一直到死,都有死难的府兵家属痛骂高士廉。
毕竟,驻守在芳林门的这些府兵也只是忠于职守罢了。
“很好。”高士廉当即下令:“将所有府兵收押在城门楼中,严密监视,不得妄动。其余人,迅速关闭城门,驱散百姓,严阵以待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