因为这个问题的答案,无外乎两种。
一种是惩戒,一种是当做无事。
至于惩戒的轻与重并不重要,只要摸准了陛下的态度,那么就可以获得一个很好的成绩。
嬴政见无人敢作答,随手一指,便点了最前面的一名学子。
被嬴政点中,那名学子不能不答,只能硬着头皮将心中所想说了出来。
“陛下,草民以为,扶苏公子虽然犯了大错,但俗话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?过而改之,善莫大焉!”
“而且扶苏公子虽然犯了错,但渔阳城最终还是守住了,也不是不可接受的结果,所以臣以为,可以对扶苏公子稍加惩戒即可。”
那学子说完,所有学子赶紧偷偷看向嬴政,想从嬴政脸上看出一点信号。
但嬴政脸上什么表情也没有,只是点了点头,然后看向第二个学子:“你呢?”
没有得到任何讯息,但学子们也从第一个学子那里得到了灵感。
从事实的角度出发,扶苏的确犯了错,但东胡也没有攻破渔阳城,所以可以惩罚,但是不用太重。
更何况,陛下和扶苏乃是父子,肯定也有保护扶苏的心思,不然的话,陛下为什么要问他们呢?
这么说未必很多,但总不会错。
有了这些推测和想法,后面的学子们便一个接一个回答,理由大同小异,但意见却出奇的一致。
可以惩戒,但不用太重。
外面的大臣们听到里面传出来的回答,也暗暗点头。
让他们来回答这个问题,也不能更好了。
这些大臣们心中,顿时有了焦虑感。
这些二十来岁的年轻人,见识竟然和他们相当,不得了啊!
嬴息却在一旁暗暗摇头,这些学子们当局者迷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