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7章 夺舍代价 (2 / 3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再这么下去,由肥胖引发的疾病势必会找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可他又不舍得弃鱼盆给的那些宝物不用。

        灭界军团已经在来的路上,他必然是其欲杀之而后快的主要目标。鱼盆的每一份产出,都转化成实实在在的力量,才能让他少一些焦虑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,他绝不会直接售卖鱼盆产物,那绝对会引发众人的联想。以人性之恶,届时必然会有人提出‘杀一人而肥天下人’的所谓正义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似乎就只有一条路可走了,多角色,多身份,多体系,分摊宝物之重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,草草吃了些干粮,喝了些热水,罗博就开始制造替身。

        荆棘之主带来的这一能力,如果能作为载宝之物,那他就实现了内部消化,算是最好的一种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星魂虽然在躯壳利用方面,堪与巫妖媲美,但也不是没有代价。总体而言,代价大致有三。

        首先,记忆融合的代价。

        以罗伯·席安为例,他如今就显现了一些问题,那就是开始渐渐分不清哪些记忆是属于他的,哪些记忆是属于身体原主罗伯·席安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个问题其实他在穿越之初就开始忌惮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让他长吁一口气的点在于,罗伯·席安的记忆,他是以第三方视角获取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形象些说,就像看一场无比逼真的3D电影,很多点确实会引发共情,同喜同悲,但终究还是跟发生在自己身上有差异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人生经历,决定了人的悲喜是不同的,有些罗伯·席安觉得特别难以忍受的,他就觉得也就那样,反之亦然。

        那在这样的情况下,没有发生主观认知充分融合的事,就等于没有被强行喂屎,他的三观还是他的,没有被强行加塞和扭曲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不得不去考虑一个新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人的三观是以怎样的一种模式存在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分析这个问题时,信息数据库这个概念,最先浮出水面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分析认为,记忆信息,对人的三观影响是最大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再深化分析,记忆信息的强度,决定了关联性的强度,决定了三观认知。

        一朝被蛇咬,十年怕井绳。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。

        信息强度,关联强度,左右认知。

        它甚至能形成惯性,让人在失忆后,仍旧保持固有的趋向,一旦违背,就觉得不舒服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他一度之所以能松口气,就是因为罗伯·席安的记忆信息强度,并不等于他的记忆信息强度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罗伯·席安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,父母双亡,这对他影响极大,一些相关观点不可避免的显偏激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他的青少年期是父母健在的,他认为罗伯·席安的认知偏颇,共情度也有限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钓鱼佬德鲁伊在异界 第77章 夺舍代价 (2 / 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