江城炼油厂罐区是五十年代修建的战备油库,管线布局极不合理,通道与油罐之间的管道纵横交错,加上防护堤的阻拦,消防车无法靠近起火的油罐。
消防官兵只能以血肉之躯挺身上前,顶着烈焰、高温和令人窒息的浓烟,奋力向油罐靠近喷水冷却降温,以防油罐爆炸。
他们离油罐太近,生死只有一步之遥。
油罐随时都可能爆炸,一旦发生那样的情况,罐边的人将尸骨无存。
尽管如此,他们依然义无反顾地上!
炙热的高温,把他们的眉毛都烤没了。弥漫的浓烟裹夹着化学毒气,呛得他们泪流满面。
头发烤焦了,皮肤烤起了泡,但没一个人退缩,而是调转水枪,把自己淋个透湿继续作战。
转眼间,衣服烤干了。
再淋,再战!
然而,火势太大。
整整鏖战了一夜,并没有扑灭大火,只暂时抑制住随时可能的爆炸。
公安部接到汇报,部领导指示全力以赴,一定要扑灭大火。
国务院接到汇报,得知公安部消防局负责人要火速赶赴江城指挥,可夜里又没飞江城的航班,当即联系军委,协调空军安排专机送。
消防局领导在赶赴江城的同时,亲自给东海和徽安消防总队打电话,要求两个省市的消防部队全力支援。
包括滨江消防支队在内的省内消防部队,更是一接到省厅命令就连夜组织力量火速驰援。
省领导和江南军区的领导全部赶到现场,成立联合指挥部,指挥军、警、民协同灭火。
连续的燃烧导致罐体结构受损,喷出的油气更多,外溢的汽油顺着罐壁往下流,形成一道道火帘!
兄弟地市的援军赶到,投入战斗!
兄弟省市的援军赶到,一样立即接受命令投入战斗,东海的援兵甚至是由东海消防总队政委亲自带队的。
虽然有援军,援军虽然把最好的装备都带来了,可大火依然久攻不下,情况万分危急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