唐学荛点了点头,“你说得对,外三房能在夹缝中存活至今,自然也是有本事的。你们这位白五爷年纪轻轻的,说话却豪爽直快,还是很让人喜欢的,也是位了不起的人物。”
大浪淘沙,能在上海滩存活下来的,就没一个简单的。
白蓉萱情不自禁地想到了闵六。
他那么小的年纪却能统领一家的人,若是没有诡谲的头脑和强硬的手腕,谁会服气呢?
自家不用说了,外人看着也会不安分吧?
这些年闵家能在他的带领下走到今天这个位置,闵六也一定付出了超乎想象的努力。
如果哥哥没有死,平安地回到了上海,面对这样复杂的局面,他又能应付得来吗?
白蓉萱开始胡思乱想起来。
出了戏园子,白修唯道,“前面不远就有一家饭庄,是百年老字号了,做得一手好鲁菜,不知道合不合姐夫的胃口?”
别人请客,张自力哪好意思挑挑拣拣,“鲁菜好啊,我正想尝一尝呢。”
白修唯道,“那我们也别坐车了,就步行过去吧,路上还能给你们介绍一下附近的风土人情。”
张自力对热情好客的白修唯很有好感,亲近地道,“我看你好像对这里很熟悉?”
白修唯道,“那是当然,我毕竟是土生土长的上海人,而且自小就东奔西跑的,所以哪里都认识。下次您再到上海来,我带着您到处走一走,没有人在一旁介绍,房子就是房子,一点儿故事也没有,那走起来有什么意思。”他一边说,一边指着道路对面的一幢不起眼的小房子道,“我若是不说,你绝对想不到这便是高简的故居吧。”
高简乃是清朝末年的一位官员,曾任苏杭总督,是为清如水明如镜的好官,很受百姓的尊敬与爱戴。
张自力自然听过他的名头,惊讶地道,“高简原来是上海人吗?”
白修唯道,“不是,他是河南开封人,只是自小父母早亡,是叔叔和婶娘将他照顾长大。等到他十一岁时,叔叔又因病去世,婶娘便给人做起了帮佣,后来随着主人家来到了上海。婶娘辛苦抚养高简和自己的几个孩子,好在高简也是争气,靠给人抄书写字买了房产,那便是这里了。”
张自力听得十分有趣,“原来还有这样的故事。”
白修唯道,“高简一路高升,一直将婶娘带在身边,当做亲娘般服侍,这房子也始终没有动,后来还是高简遇难,高简的儿子为了筹钱应急,这才将它给卖了。您知道是谁买走了吗?”
这上哪知道去?
张自力摇了摇头,“不知道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