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(2 / 6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收购价不能再动了”下午三点,郑盛给王和平打电话探口风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咱们当初签的是一块八,旱涝都是这个价。你不能见涨价了就让我们跟着涨,咱们肯定按合同算。”王和平简洁明了道。

        “道理是这么个道理,现在一斤差五毛,五十年万斤就是二十五万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水厂这边价格动不了了。”王和平表示无奈。

        半小时后,郑盛挂断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水厂那边怎么说”七排村委会里,有村民看着郑盛问。

        七排村共七十二户,这里平地多,大家家家户户都种了五六亩,现在刺梨旺季。村里总产量二百五十万斤,大家已经按两块一订出一部分,剩下的一直没合计好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是按一块八。”郑盛点了支烟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这是占咱们便宜哩”一个村民不乐意了。刺梨采摘期就这一个月,不摘了会熟透烂地里,现在有三四个收购商给村子报价,他们没道理有钱不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云山村一年赚那么多,非要跟咱们一毛两毛的算账。”村民越想越委屈。

        “胡说”村民刚起了个头,郑盛严厉呵斥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大河镇已经从以前的贫困镇成为全省第一镇,镇子税收高了,放村子里的财政也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两年,村子先后建了环保厕所,老年活动室,活动广场。听镇里面说,年底打算给每个村子发个巨幅投影仪,让大家逢年过节在戏园子看电影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想起以前开会,李廷山在会上说的五保户。镇子上有两千多个五保户,以前大家逢年过节才会吃肉。去年夏天,镇子把五保户补贴从1000元年提到了6000元年,大家不仅能活下去,也有底气活下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云山村没有给钱,但这些都是云山村发展带过来的。郑盛不认为自己多高尚,但作为一个村长,他把镇子这几年变化看在眼里,云山村做的完全挑不出毛病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你去给村民发通知,愿意按合同卖的来村委会登记,不愿意卖的,往后四年都不用卖给云山村了。”郑盛摆了摆手。

        村子五百亩刺梨,按照云山村合同,他们要卖五十万斤,分到每亩地上就是一千斤了。半小时后,村委会散会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别人都是想着挣钱,咱们这是有钱不挣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村民一边往外走,一边开口抱怨。村民名为李大庆,三十二岁,以前在外地跑外卖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家有十二亩刺梨,每亩少赚五百,加起来就是六千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女村长致富日常[系统] 第67章 第六十七章 (2 / 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