方原属于前一种,通过各种考核和测试,才击败了有脑组的竞争对手,拿到了陪同旅行的资格,并不单单只是因为梁天钦点。
到了中继站之后,方原就会把自己演成后面的这种极端。
方原是唯一可以解决问题的人,却因为害怕自己记忆出现紊乱,怎么都不敢上手。
而唯一能解决方原记忆问题的,就是让他拥有可以精准显示需要记忆的内容的脑组。
然后,又那么刚刚好的,他人就在火星中继站。
外星来的人,到了中继站,不需要受到火星法律的限制,一留就要十年以上。
反过来,对于火星居民来说,中继站只是一个来去自如的制高点。
上来中继站一趟,就和地球上的人,热衷去第一高楼看风景,是差不多的娱乐。
方原还就不信了,会有人在这样的情况下,还不把属于他的实验室版脑组给乖乖的送来中继站。
这事儿要是没有多快好省地搞搞定,影响的可不是奇迹宝宝,而是人类移民火星计划总设计师的毕生愿望,和一整个银河比邻计划。
银河比邻,是给太阳系的人类寻找比邻,可不单单是为地球人类谋福利,和火星人类的福祉,也一样息息相关。
不说别的,就说他需要在路上完成的那22222个太空实验。
这里面,有差不多四分之一都是太空育种项目。
带着种子上天,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,对种子进行诱变,以此选育出新的品种。
孕育出产量高、出苗壮、抗病好、发芽多……集万千优点于一身的变异株,来丰富全人类的粮仓。
地球农业当然会因为这样的种子受益。
要是一不小心,变异出特别适合在火星土壤环境下种植的品种呢?
就问那些吃一碗米饭相当于买地球大城市一个平方的火星居民,会不会想要在火星上看到随处都能种植的水稻?
会不会想想都开始唾液分泌加速?
就问有没有人能不能经得住这种可能的诱惑?
把这个理由拿出来当重点说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