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9章 被踢出局 (2 / 6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这样的话,根据那份联合声明,就是双方各自承担责任,我们再造火箭发射,休斯公司再造卫星,是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对头。我就说你小娃娃聪明。休斯公司后来造了一颗澳星b3,过了一年多,1994年8月28日我们成功地把澳星b3送入了预定轨道,完成了澳星的全部合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为什么要一年多这么久?之前澳星b1两次发射,不是间隔了五个月吗?”方原不解,“是因为造卫星要一年多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的,他们造卫星和我们火箭都已经熟门熟路了,用不了这么长的时间,问题出在要解决爆炸的原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休斯公司找中国发射卫星,但又对卫星的技术严防死守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来,卫星是什么样的,对于发射方来说,就和瞎子一样。

        我们国家在做澳星发射试验的时候,携带的是同等质量的铁疙瘩。

        但铁疙瘩和卫星,肯定是有很大的不同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澳星b1,没有发生爆炸,算是幸运。

        澳星b2爆炸之后的好几次发射试验,卫星都发生了爆炸。

        究其根本,是卫星技术和活接技术的协调不完整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来,就需要在背靠背的情况下,分别加强卫星和整流罩的设计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一来二去的,时间就这么过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拖了这么久,是不是就很不愉快?再也没有后续的合作,直接进入到至暗时刻了?”方原进行了合理的推测。

        “恰恰相反。”梁天说,“休斯公司对两颗澳星的在轨交付是非常满意的,转头就和我们签了【亚太二号】卫星发射的合同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那这不是很奇怪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奇怪。一来呢,我们便宜。二来呢,我们确实把卫星送了上去,还是特别高精度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就为了创造一个又一个入轨精度世界纪录?”方原不太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“不是的,小方原,这个入轨精度还是非常重要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哪儿重要了,梁老头儿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卫星是一定要进入既定轨道运行的。如果发射上去,离既定轨道很远,就要通过卫星自身携带的能源,进行一次次地姿态调整,一步步地回到既定轨道。卫星自带的能源是相当宝贵的。严重影响卫星的使用寿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筑梦太空 第29章 被踢出局 (2 / 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