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0章 开张 (2 / 3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杨菊在一旁数着,“有‘福禄寿喜’、‘吉祥如意’、‘寿比南山’、‘吉星高照’、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刘丹微微张嘴,看着陈凡问道,“陈老师,为什么之前我们家买的炉子没有字呢?”

        这话一出,杨菊和黄莺也眼巴巴地看着他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干咳一声,“主要是那什么,以前卖的那个便宜,这个贵两块钱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之前不是没想起来可以在炉子上写字么,卖方市场嘛,简简单单捏成形状就得了,还弄那么麻烦干嘛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现在要扩大市场,与供销社和胜利大队的陶匠竞争,就不得不多想点办法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就没考虑到以前卖的货。

        进入老板角色的陈老师还是很有商业道德的,为了不让以前的人觉得买亏了,他果断决定涨价两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样应该就没问题了吧?!

        听到他这么说,黄莺三人便恍然点点头。

        黄莺还有些遗憾,“要是早知道可以写字,我家就买12块钱的炉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嘴角微抽,看不出你家还是个富户!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提着两个背篓走出来,轻声说道,“东西都准备好了,等板车过来就可以出发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炭炉不用特别处理,直接放板车上,用稻草垫一下就能直接拉走。那些成套的餐具则分别用小篮子装着,里面铺满稻草防止碰撞,卖的时候连篮子一起10块钱拎走,非常方便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些篮子则是陈凡找了几个小队会做竹编的篾匠订做的,一个只要1毛钱,便宜实惠,至于其他一些散装的陶器用品,就用两只大箩筐装着,大箩筐陈凡自己就有,不用买。

        30个篮子只要3块钱,却能给产品增色不少。要知道这年头买碗,都是用稻草绳绑着的一捆,要么买一捆提走,要么买单个的自己带走,谁会凭白送个篮子!

        照旧是去找刘师傅借车,照旧是上次的驴子和骡子,拉上炭炉和装满餐具的篮子,便往集市赶去。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还是老熟人、老位置、老套路。

        到了地方,也不用卸货,直接把两辆板车打横放在路边,便是最好的摊位。

        周围的卢家湾社员,还有来来往往的行人一边跟陈凡打着招呼,一边饶有兴致地看着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大男人,带着4个女生摆摊,这个组合,很难让人不八卦啊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200章 开张 (2 / 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