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70章 要看和谁比 (3 / 7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抬起头,整个人都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年头,打破脑袋抢到机会进厂的新青工,一个月工资还不到20块,老八级工人的工资也只有100左右,肉几毛钱一斤,一学期学费一两块钱,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但是作家们的稿费却以万元为单位,这完全超乎了她的想象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却还没结束,“还有赵树理先生,也是5几年,拿到稿费之后,立刻花了1万块,买了一套三进的四合院,后来因为作协缺少办公场地,他便捐了出来给作协做办公使用,然后自己又花了5000块,买了一套稍小的四合院。后来58年离开首都回乡下,又把那套院子捐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这些,陈凡举起手里的票证,笑道,“所以啊,后来先降稿费,再取消稿费,也就只能剩点票证的好处。不过,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将票证一一分类放好,一张叠着一张,用鱼鳞状的方式铺在桌子上,轻声笑道,“做出取消稿费决定的人没了,估计稿费制度,也快要恢复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这时才回过神来,呼出一口长气,眼里满不可思议,“那么多钱呀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嗯哼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看着她,笑道,“怎么样,要不要跟我学写文章?等稿费制度恢复以后,也能赚点小钱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一听,赶紧摇头,讪讪笑道,“还是算了,我可写不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对着她说道,“谁也不是天生就会写的,鲁迅先生以前还是学医的呢,他后来不也成了大作家,最多的时候,一个月的稿费就有几百块大洋,而且为了多赚钱,他就特意写容易写的杂文,随随便便写几个字就能登报,而小说创作费时费力,写的自然就少。看看,连大作家都会想办法赚钱,你不会觉得比鲁迅先生和巴金先生更高尚吧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没有没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赶紧摇头否认,抿着嘴笑道,“我就是没想过,自己还可以写文章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笑了笑,“那你好好考虑一下,考虑好了,再和我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轻轻点头,“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一下,她又好奇地问道,“你是从哪里知道这些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撇撇嘴,谎话张口就来,“从旧报纸上面看的,忘了是哪一年的,批评作家收入太高,里面列出来的数据,后来就取消了稿费制度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恍然点头,对他的话深信不疑,皱皱鼻子,说道,“其实,我觉得大作家能够拿那么多的稿费,虽然确实有点夸张,但也不是不能接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靠在椅背上,看着她笑道,“哦,真的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姜丽丽点点头,正色说道,“我是这么想的,文学作品也是精神食粮啊,可以提高读者的精神修养,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,如果写的好的话,多拿稿费也是应当的啊。因为他们的稿费又不是一个人掏给他们的,这就和工厂生产产品一样,因为产品质量好,更多人喜欢,自然就有更多的人买,然后收益就越高。其实都是一个道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看着她笑了笑,没有过多解释。文学作品的质量和稿费收入的高低并没有必然联系,而是与市场偏好有关。这点跟她也解释不清楚,再说下去,恐怕就算自己敢讲,她也不敢听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270章 要看和谁比 (3 / 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