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12章 神书 (3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可是有一样东西,却能很快变现。

        哼哼哼,只要你胆子大,也不用去囤邮票、囤古董,就囤10套《数理化自学丛书》,进货价不到100块,等高考通知发布,转手就能卖3、400一套,单本均价在20块钱以上,甚至有单本100块的极限记录。

        就这还有价无市,只要你敢开价,就有人敢倾家荡产、砸锅卖铁、举家负债的来买!

        一次赚他个三、四千,能到首都换10间四合院的屋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是一进的大杂院,那就是一整套院子。

        胆子再大一点,囤他个100套,赚他个三、四万,就是一套四进带跨院、后花园的大宅院。

        剩下的钱还能配一整套红木家具、再加全套电器、再加一辆黑老鸹、再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有人就问了,为什么这套书能卖出这么高的价格呢?就不能照着课本学?

        原因非常简单,因为高考考的是真正的“理论知识”,而这时候的中学课本,与“理论知识”是脱节的!

        之前陈凡在南湖公社新华书店买了从小学到高中的全套课本,以为凭着这套课本,就能考上大学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他看完那些中学课本,才知道是自己想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时候中学的数理化教科书,只有很薄的两本册子,一本是《工业基础知识》,简称“工基”,另一本是《农业基础知识》,简称“农基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4年中学阶段,除了语文数学政治,就是学这两套教材。

        《工业基础知识》内容只涉及到一些物理,主要是讲机器的构造、机器的运作等,《农基》则会涉及到一些化肥、农药等方面的内容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无论是“工基”还是“农基”,目的都是为了日后当工人、当农民做准备,因为这时候提倡的是教育要和生产劳动相结合,要“学以致用”,所以就学《工基》和《农基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可是靠这些知识,能参加高考的数理化理论考试吗?

        明显不能啊。

        与其说这两套是理工科教材,还不如说是后世职中的“专业课”教材,还是非常初级的那种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在“10年”之前,也是通过高考来选拔人才,当年的人都还好好地活着呢,哪能不知道高考是怎么一回事?

        试卷上的内容,课本里是一点都不教啊!

        连课本都是这样,其他的教辅书上是些什么东西,自然可想而知。

        何况现在本来也没什么教辅书。

        于是诞生于10年前的这套《数理化自学丛书》,就成了广大青年,尤其是知青们的“救命稻草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有最基本的小初知识,就能通过这套书进行自学,也不需要老师指导,便能看懂大部分的内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312章 神书 (3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