另一家是70年代开业的上海书店,以经营旧书为主,但也会兼卖一部分新书。
而陈凡却撇着嘴摇了摇头,“未必。”
更有历史价值的“古籍”,则是在古籍书店,那种已经不能算旧书,勉强可以划入古董行列。
杨书记抽着旱烟,哼哼笑了两声,“他们昨天就打了电话回来,当然有准备。”
别的不提,单单建这栋房子,安全就帮了他很多忙,如果是什么珍贵的东西还需要多考虑一下,只不过是多出来的几本旧书而已,送他几套又何妨。
陈凡恍然点了点头,正准备夸一句,旁边张觉民就嘿嘿笑着说道,“自从去了地委,我们每天都给大队部打一个电话汇报情况。
陈凡在前面走着,咧着嘴哈哈大笑。
陈凡蹲下来继续整理各类课本,说道,“上海的资源更多,无论什么种类的新书,第一批上市名单里面肯定有上海,而且还有专门的少年儿童书店、外文书店、古籍书店、音乐书店、美术书店、科技书店,当然了,也有专门的旧书店。
一行人转身往下走,刚刚吃完饭的壮劳力们都各自散去,6队的人也抬着桌子往回赶,还有人用箩筐挑着碗筷。
黄莺跟在他后头,不服气地说道,“可是我爸还跟你称兄道弟呢,我叫你安哥,那不是乱辈分了么。”
其实上海也有两家经营旧书的书店,一家是56年开业的上海旧书店,这家只做旧书,但是更倾向于“有价值”的专业书籍,包括各种资料书、工具书和市场上很受欢迎的文学书,在旧书市场,这几种是需求量最大的。
于是等把东西搬完、又全部拆箱之后,便一个个赶紧走人。
黄莺当即干脆利落,“安哥。”
目送着小卡车走远,陈凡转头看了看杨书记,小声问道,“我怎么感觉你们像早有准备似的?”
资源更多,各个单位和个人的需求都可以尽可能的得到满足,那么在旧书利用上,就不一定有小地方那么迫切。
那里的废品回收公司,还会像云湖地区的废品回收公司那样特意腾出一片地方来存放、整理旧书吗?”
不能看人家电话免费,你就死劲薅羊毛啊,一个星期打一次不行么?
两人一边整理一边聊着天,不一会儿,黄莺在门口敲了敲门,“陈老师,安叔,去吃饭了。”
杨书记背着双手往坡上爬,“你能想着大队,连卫生处的干部编制都不要,愿意回卢家湾这个穷地方,咱还能欺负你不成?”
肖烈文更是哼哼两声,“放心,现在不是几年前,家里连多养几只鸡都不行。哪怕再刮风,是你的就是你的,谁都拿不走。”
【本章阅读完毕,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;http://12w.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】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