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42章 脱颖而出 (3 / 6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汪小玲指了指陈凡,“什么我吃,是人家陈老师要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人看见陈凡,顿时眼睛一亮,“哎哟,是陈老师啊,今天来镇上啦,要吃什么冰棍,我请!”

        说着就去揭开旁边的大木柜,里面是厚厚的一层棉被,却有一股寒气顿时往上冒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赶紧说道,“不用不用,我想多买点,给队里带回去,不知道有没有什么东西方便拿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汪小玲和那人都是一愣,还要带回去啊?

        那女售货员放下盖子,看着他问道,“你想买多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咧嘴笑了笑,“您这儿还有多少?”

        呵?

        这是来大生意了?!

        女售货员拿起挂在墙上的账本,拨动算盘一阵噼里啪啦的算,随后抬起头说道,“上午他们卖冰棒的都进了很多货,这里就只剩下20根奶油冰棒、30根绿豆冰棒、还有50根雪糕。雪糕贵,买的人少,就剩的最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一下,她又说道,“本来我们这里是不允许给个人卖太多的,也就是你,换个人来还真不行。但是我也只能给你按零售价算,不能按批发价,因为你没有在工商所登记,没有经营许可,就不能进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那些进货的不能说是个体户,有点类似于生产队出来搞副业自谋生路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在城市里面,也有一些生活比较困难,却又没多少技能、或者是不能正常上班的人,政府为了照顾他们,允许他们在特定范围内从事一些经营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在街道办登记后,就可以自己在家里做糖葫芦、卤鸡蛋之内的东西出来卖。又或者在固定的位置摆摊修鞋、缝补衣服之类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些年代电视剧里,街边卖糖葫芦、补鞋的人就是这种,他们没有单位,也没有人给他们发工资,就靠一点微薄的利润生活,有时候还要承担“经营风险”。

        背着箱子卖冰棒的人,也是其中之一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箱子也有讲究,不是像80年代那种,随便弄个泡沫箱子,或者就拎两只暖水壶就可以去卖,而是由冷饮店统一提供,只收工费,卖给那些人。

        箱子由薄木板拼成,一般刷成红色,上面会有“工商”两个字,以及个人的编号,用以表明他们的身份。只要看到箱子,就知道是“正规军”,否则的话,……那就惨了!

        奶油冰棍其实就是用糖精、奶精兑水然后冷冻,是最便宜的冰棒,只要3分钱一根,绿豆冰棒贵一点,要4分钱,雪糕最贵,因为用的“奶油”最多,一支就要8分钱。

        20根奶油冰棒6毛钱、30根绿豆冰棒1块2、50根雪糕4块。

        一百根冰棍才5块8毛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女售货员帮忙找了个卖冰棍的箱子,又拿了床小棉被塞到里面,再将所有冰棍都装进去,然后小心包好、盖上盖子,同时对着陈凡说道,“这个箱子先借给伱,不过明天你得还回来,要不然如果有新申请卖冰棍的通过了,他过来就没有箱子领,得跳号,跳号就不好管理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将箱子上的绳子拎起来挎到肩上,嘿嘿笑道,“姐你放心,待会儿我就给你送回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342章 脱颖而出 (3 / 6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