经过一个月的双抢劳作之后,陈凡还想着让她们多休息几天,可是黄莺她们三人却怎么也坐不住,趁着今天赶集,便将之前还剩的一点陶器拉过去卖。
反正东西也不多,陈凡也就由着她们。
这一个月她们连做陶坯的时间都没有,用的还是以前留下来的存货,不过小队里的“厕所建筑队”那里倒是积累了二十几只蹲便器的订单,要是能把这些订单完成,又能进账三四百。
也难怪她们如此积极。
这时陈凡突然想到之前双抢的时候,那个哄孩子的母亲说过的新米粑粑,便转而问道,“交了粮食以后,剩下的粮食怎么处理?”
姜丽丽立刻说道,“交够国家的、留足集体的,剩下的才能按规矩分配。”
她掰着手指说道,“生产队自己也要留储备粮,包括下一季的种子、牲口的饲料、交给大队部的粮食、招待粮,像安哥吃的就是招待粮。”
陈凡不由得有些惊讶,“他不是每顿饭都付钱了吗?”
安全在这里的用餐标准是每顿饭4两粮票,再加1毛5分钱,在哪家吃饭就把钱票给谁。哪怕陈凡请他喝酒吃肉,给的也是这么多,用他的话说,自己兜里就这么点预算,如果是别人家做得这么丰盛,他肯定会多给点,不过陈凡嘛,就当是教他学音乐的学费了。
姜丽丽看着他笑道,“他是付了钱的,可是生产队又没有粮票,更没有粮食定量,那粮食从哪里来?”
陈凡一听差点噎住。
也对,城里的单位有定量、有粮票,生产队可不就是只能自己留足招待粮了么,如果留的粮食不够,恐怕就要去买“返销粮”了。
返销粮是比正常粮食价格还要高的粮。
如果说正常粮价是1毛4一斤,那生产队卖给粮管所的“购粮”价格大概就在8分钱左右的样子,而返销粮的价格则在1毛8到两毛左右。
嗯,就是这样子。
不过以卢家湾今年的粮食产量,应该远远到不了去买返销粮的地步。
姜丽丽继续说道,“国家的和集体的之后,剩下的粮食就可以分配,一般情况下,这些粮食按照‘人7劳3’来分,就是百分之七十作为口粮,剩下的百分之三十,按照工分计算价值,再分到个人头上。”
陈凡缓缓点头,“人7劳3,也就是说,哪怕是孤寡老人、孤儿幼儿、重病患者这些老弱病残、劳动力少的人员,也能保证他们的口粮?”
姜丽丽笑着轻轻点头,“就是这样。”
她有时候想想觉得自己也挺幸运,幸好生在了江南,插队也分在卢家湾,如果是在一些贫困地区,一亩地产不了多少粮,忙忙碌碌一整年,却连口粮都挣不回来,还要倒欠生产队的粮食钱,那才叫惨。
哪像现在,不愁吃、不愁穿,一年到头还能存下几十块钱。尤其是陈凡来了之后,她手里的存款已经逼近两百大关,真是福星高照了!
陈凡笑道,“那也挺好的,至少做到了在集体里面不落下一个人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