何况这只是稻谷,还没有算其他副业收入,比如棉花、菜籽油、鱼塘里的鱼、猪栏里的猪、笼子里的鸡鸭鹅、次等田种植的玉米红薯土豆等粗粮、菜地里的菜、等等等等。
这么看来,卢家湾的收入状况虽然比不上城里的工人家庭,却也没有差太多,甚至在粮食方面还要稍微强一些。
就在陈凡默默思索的时候,旁边的安全笑着说道,“差不多是这样,不过还有一个没有扣除。”
陈凡转头看着他,“留足集体的部分?”
安全笑道,“是,也不是。”
顿了一下,他便解释道,“所谓的集体就是生产队,但是在生产队上面,还有公社。所以这部分正式名称叫做‘三提五统’,最早在50年代生产队成立的时候就有了。
公粮和购粮,那是交给国家的,三提五统是交给集体的。其中‘三提’给大队,包括‘公积金’、‘公益金’和‘管理费’,这部分属于村级提留。”
听到这里,陈凡也想起来了,原来常说的“提留”就是这个。
安全继续说道,“公积金是公共积累资金,主要用于生产大队集体资产的维修和整治,比如大队部的办公场所维护,还有养殖场的投资,都是动用了公积金。
公益金主要用于救济方面,比如贫困户的慰问这些,就是用的公益金。管理费就简单了,大队部的办公费和各位干部的补助金,也就是工分工资,就从管理费里面出。”
他说着转头看了看陈凡,笑道,“这里面也包括你的工分开支。”
陈凡顿时恍然,“原来大队部的钱是从这里来的?!”
他这时已经想起来“三提五统”的相关记忆,当即说道,“那‘五统’就是交给公社的吧。”
安全点了点头,说道,“提留叫村级提留,五统就叫公社统筹。包括教育附加费、计划生育费、民兵训练费、民政优抚费、民办交通费(乡村道路建设费)这五项。”
对,这年头也有计划生育,而且是从1971年就开始推行,只不过写入宪法是在82年。
甚至在更早之前,从60年代初期开始,就已经在提倡计划生育。
只不过那时候不是要求生一个,而是提倡最多生两个。
当时还有句口号,“一个不少、两个正好、三个多了”。
除了口号,还有各种各样的宣传画册、标语,被计划生育员送到乡下,一个小队一个小队地给社员们做思想工作。
当时也确实起到了非常不错的效果,无论在城市还是农村,70后这一代人的兄弟姐妹数量,就是要比50、60后这一代人要少很多。
甚至在城市里面,已经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家庭,这些都是受到了计划生育宣传的影响。
反而后来那种简单的罚款方式,效果远远不如之前的“宣传队”。
至于其他四项,教育附加费是支持办学用的,至于村小有没有收到过公社的拨款,陈凡就表示没关注过。民兵训练费倒是有,民兵的装备几乎全部来自公社拨付,另外每次集训也会有伙食补贴。民政优抚费就是五保户之类的这些,民办交通费就是修路。
每一个项目,都有专门的去向,至于具体明细,那就只有公社领导才知道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