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道理的话大家都能听。
于是在几位陪同人员的指挥下,往招待所走去。
等他们离开,陈凡才将小马扎往张文良面前一递,“看他们都挺正常,第一个心理关应该过了,下午我就不来了,你自己搞定吧。”
张文良瞪大眼睛,“你又要跑哪里去?”
陈凡见他不接,便直接塞他怀里,甩甩手说道,“去地委。”
说完转身就走。
张文良一听这话,忍不住嘴角直抽抽。
三天两头地往地委跑,得浪费多少柴油啊,你咋不住地委算了呢?!
……
陈凡一路逛到码头,闪身进了第一家卢湾熟食店。
此时柜台里早已清洁溜溜,店长侯明英正在打扫卫生,看见他进来,立刻打了声招呼,“陈老师来啦。”
她随即跑进柜台、从抽屉里拿出一封厚厚的大信封递给他,“今天刚收到的。”
陈凡接到手里,对着她笑了笑,“谢啦。”
说着撕开信封,从里面抽出两本杂志,封面上写的正是《BJ文艺》,转手就递给了侯明英。
随即笑道,“老规矩,保密。”
他用卢家湾的十几家熟食店做联络地址,往全国十几家省级杂志社投稿,并要求如果录用,请将稿费直接用现金夹在样刊里寄回来。
不到两个月时间,他的稿费就已经攒了四千多。
之所以这么高,自然是他主动暴露自己就是《江南文艺》的作者陈凡。
这时候全国就那么几十家文学杂志社,互相之间都在关注了解,对于从《江南文艺》复刊开始,就一直占据长篇版面的知名作者,哪个出版社的编辑、主编不知道啊?
其中就有不少人想过找他约稿,只是看到《江南文艺》上每期都有好几万字的版面,都在猜测他会不会有时间。
等收到他的投稿,这下可好,都自投罗网了,还在犹豫什么?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