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49章 多赢 (3 / 8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总比一点都不讲的强吧。哪怕只有一个人在出国以后,因为他的话而不盲从,多思考一番,也不枉费他这番口舌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吧啦吧啦讲了一通,抬手看看时间,一节课已经过去,……下课铃声就别想了,那个铁片正在肖校长手里提着呢,他自己都听得忘了神,哪还记得打铃。

        便也只能将手一挥,宣布下课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指着最后面的知青说道,“知青同学留一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在许多好奇的目光中,十六个知青乖乖坐在原地,忐忑地看着陈凡。

        来这里的知青,他们只知道陈老师本事很大。

        懂医术、会写作,是省作家协会的干部,却又甘愿扎根农村,一方面带着卢家湾发展致富、建设新农村,另一方面还能培养人才,将基础薄弱的农村学子培养成大学生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家里才想方设法送他们到这里下乡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管是跟着陈老师学习、考上好大学,还是能跟陈老师攀上关系,就像他的几个学生一样,无论去哪个单位,都有三分面子,如此便都能获得很大的好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却没想到,来了卢家湾,竟然连陈老师的面都没见到,甚至没几个人愿意搭理他们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知青院里一间小小的学习室,让他们自己去看资料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这些人哪个不是来自干部家庭,几时受过这种委屈?

        当时便有不少人打了退堂鼓,纷纷给家里写信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家里的回信,无一不是要求他们沉下心来、扎根农村,以陈老师为榜样,老老实实干活、勤奋努力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甚至还有几位家长亲自跑过来面授机宜。

        果然姜还是老的辣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按照父母的意见,白天努力工作、晚上对着学习资料认真学习,很快便得到社员们的认可。

        紧接着陈老师三位考上了重点大学的学生,也愿意过来指导他们功课。

        当他们看见那三位比他们年纪还小的女生、竟然能轻松解答他们的所有问题,他们第一次认识到自身与考上重点大学的优秀学生的差距。

        原来她们能考上重点大学,真的是靠真本事,而他们自己没考上,也确实是因为底子太弱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对杨菊三人口中推崇备至的陈老师,就更加敬畏和感兴趣。

        同时也更加努力工作、认真学习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549章 多赢 (3 / 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