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55章 兑换 (1 / 7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4月26日,星期三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上午在徐教授的办公室里,跟着老师学了一上午的古文,……这位老爷子不讲武德,明明说好的聊中国通史,结果变成了春秋和史记,这也就罢了,到后来竟然还不知不觉聊上了论语、诗经和古文观止?

        古文观止和通史有关系吗?

        还好他之前练过,加上这段时间疯狂苦读,不敢说对历史钻研有多深,反正上下四千多年的编年史还是可以张口就来,加上以前的学习成果,才勉强应付下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喜提任务三篇。

        徐教授要求他随意选择三个历史事件、并各写一篇论文。

        我学文学的,为什么要学历史?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当即表示,本学期结束前,一定上交!

        不就是三篇历史论文么,小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央妈纪录片《中国通史》看过没?他看过!

        整整100集,再现了从中华文明起源,到一把革命之火烧了大清,涵盖了古往今来众多历史事件。

        开拍之前就从社科院、博物馆、史学会等单位请了数十位专家学者做顾问,里面的内容绝对靠谱。

        到时候挑三集复制也就完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复制归复制,他还是得把这三个事件的相关历史资料搞清楚,要不然可撑不住徐教授的询问。

        话说回来,跟着徐教授学了一个星期,他已经有点摸到老师给他安排学习过程的脉络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历史作为切入点,一方面可以学习古文、乃至于中国文学发展的规律,从中汲取营养,用以充实现代文学,另一方面也能沉淀自己。

        历史最能沉淀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毕竟还是成名太早,趁着文坛青黄不接的空档,以几十篇小说对十几家复刊的省级文学杂志进行狂轰滥炸,在新人还没培养出来的时候,便在文坛中独占一档,比普通的年少成名还要更胜一筹。

        再加上之前徐教授读他的文章,感觉有些散乱、缺少一个核心,因此才用这种方法,让他慢下来、静下来,好好沉淀、成长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以后能顺利从徐教授手上毕业,那就不是在文学界立足的事儿,而是在整个文坛、文艺界,都将有足够的底气和声望。

        徐祖瑞的真传弟子,必须有这样的地位和实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最重要的是,江大三老互为一体,他们几十年来所教育过、遍布全国各界的学生,都会是他坚实的后盾!

        ……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555章 兑换 (1 / 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