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579章 房地产投资 (3 / 8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又不是第一次这样,还需要向上级汇报申请。就是可惜了一笔外汇房费。

        坐上轿车直奔番禺路,将他们送到地头,陪同干部又例行声明了一下出行纪律,也就是未经同意不许自己乱跑,如果要出去一定要他们的人陪同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留下联系方式,并约好下午两点来接他们、去看望那位仅剩的周家故交,便告辞离开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昨天往上海作协打过电话,请他们转告姜丽丽今天自己会回来,所以这时候家里应该有人在,要不然他没钥匙,只能翻墙进去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什么不直接往纺院打电话?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昨天是星期天啊,学校放假不上课,一般周末的时候,姜丽丽都在家里窝着,不在学校,自然没法接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个,陈凡心里犯起了嘀咕,也不知道能不能找人给家里装一部电话?

        改开后上海的第一部私人电话,是JA区住宅公司一位离职职工申请安装的,他辞职之后做了个体户,门店开在宝山区罗店镇,主要业务是承接房屋装修公司和建筑公司的维修、安装辅助等工作。

        为了扩大生意,他在1983年5月,向罗店电话局申请安装一部电话,安装费用300块,另外还有每个月20块钱的月租,分机号码自选388,很吉利。

        装了电话之后,业务量果然飞速提升,别人都爱找他合作,就因为他家有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当年他一个人的纳税额就占了整个罗店镇全部个体户的三分之一,由此拉开上海个体户争相装电话的热潮,电话局也是积极配合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京城的私人电话要稍早一点,在1982年下半年,农丰里小区开通使用一部小交换机,100多户居民陆续用上了家用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(1984年4月20日《北京日报》1版)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还是有单位作用在里面,真正靠个人安装的城市第一部私人电话已不可考,但是就在这篇报道发布后不久、1984年5月23日下午,一位农民来到市电话局营业室,掏出一张2000元的支票,申请给家里安装一部电话。

        营业员在给他开的收据上,写下了京城市第一个农民自费安装的电话号码:815059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便是京城第一部农民私人电话,安装费用2000块。

        比上海贵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月租便宜点,只要4块钱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琢磨着,回头找谁问一下,看看能不能用私人名义申请,要是不行,就跟巴老商量商量,用单位名义拉一根线过来,等以后再转户头。

        没办法,到现在他还不适应写信,有事打电话多好,写信太慢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579章 房地产投资 (3 / 8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