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02章 时尚 (2 / 4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他将旱烟放下,喝了口茶,这才慢慢解释,“这个红,不是洪水的洪,而是红色的红。因为上海话里面奉和红同音,所以外地人就将其误传为红帮裁缝,久而久之,红字倒成了正统,奉字少有人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这一句话,便让肖烈文放下别的心思,恍然点了点头,端起酒杯小酌。

        先把关键解释清楚,陈凡继续说道,“红帮裁缝,又称为奉帮裁缝,指的是宁波地区出来的、在上海讨生活的那一批裁缝。他们的标志有两个,一个是只做西服和旗袍,别的衣服一概不做,另一个则是‘量体裁衣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量体裁衣?”

        张文良目不转睛看着他,惊讶地问道,“量体裁衣不是裁缝的基本功吗?怎么是红帮裁缝的特点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笑着摇头,“不是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两秒,他想了想,继续说道,“这么说吧,就以旗袍为例子,在红帮裁缝改良旗袍之前,那旗袍就跟早期的大褂差不多,两块布对着缝、一个直筒到底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看着陈凡比划的手势,张文良似乎有些明白了,“直筒的衣服,多费布料?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张着嘴眨眨眼,想说不是这么回事儿吧,可是感觉他好像又没说错?

        沉吟两秒,他便点了点头,“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然后继续解释,“最早的时候,传入我国的西服是直接抄的西方人的版型,特点是粗大宽松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亚洲人的体格不像欧洲人那么高大粗壮,尤其是民国时期,即便是富家子弟,也少有养得肥壮的人,所以穿着西服的时候,就有点沐猴而冠的感觉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有人找宁波的成衣商号定做西服,可是拿到衣服之后,穿在身上很不满意,要求退货,裁缝师傅见了之后,也不多做辩解,只是说请客人多给几日时间,容他再改改。

        之后他重新为客人量身高尺寸,用贴身裁剪的方式,做出一套修身的西服,客户重新取货的时候大为满意,从此红帮裁缝扬名上海滩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喝了口茶,滔滔不绝跟他们讲起当年红帮裁缝的趣事。

        比如第一套中山服,就是红帮裁缝根据孙先生的需求,以小本子的士官服为原型设计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一件修身旗袍,是上海滩鼎鼎大名的大明星胡蝶,好不容易买到一块蕾丝布,找遍上海滩的知名裁缝商号,却无人敢接,最后是某位红帮裁缝接手,用做西服的贴身裁剪方式,做成第一件改良旗袍,这才有了后世婀娜多姿的旗袍身影。

        还有第一家西服店、第一件西服、第一本西服理论专著……

        侃了一大通,陈凡表达了一个意思,想要成为一名最顶级的裁缝,必须要去上海,找一位老红帮裁缝跟着学一学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这是以前,等改开以后,尤其是90年代以后,各种服装培训学校层出不穷,各种新式裁剪方法都可以在学校里面去学,倒也用不着那么麻烦。

        听完陈凡的讲古,张文良还有些好奇,“连你都没见过红帮裁缝做的衣服?”

        算起来,陈凡从卢家湾出去,到过地委、省城,去过上海、京城、东北,而且往来的大多都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,这么多人,总不会都没人穿过红帮裁缝的衣服吧?

        陈凡抿抿嘴,心里想着,自己当然见过。

        嗯,电视上见的,繁花里的宝总,穿的就是找红帮裁缝专门定制的西服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602章 时尚 (2 / 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