杨康年意气昂扬地点了点头,“这你放心,你叔有分寸的,绝不会重蹈当年‘跑步前进’的覆辙。”
顿了一下,他转头看着陈凡,好奇地问道,“今天你特意带黄导演他们来厂里吃饭,还让咱们厂免费提供几辆车给他们用,是有什么特殊的用意?”
虽然这部戏拍的是陈凡自己的作品,不过陈凡明显没放在心上,对拍摄过程不怎么过问,最多就是解答黄导演的一些问题。
反而对用车的事很是上心,不止一次提出在哪些场景可以用得上汽车拍摄,而且镜头要怎么运用。
并表示由汽车厂提供汽油,给他们多试验几次。
已经现在拍电影都非常节约,耗片比的比例一般在1.1比1,最多不超过1.2,也就是一部电影剪出来有100分钟,那允许使用的胶卷只能在110分钟到120分钟之间。
所以每一个镜头,都要反复排练之后,才会正式拍摄。
如此一来,有汽车的镜头肯定会比较费油。
现在让云汽厂来承担汽油,黄导演他们才敢放手去排练。
陈凡掸掸烟灰,身体前倾、手臂撑在膝盖上,转过身看着杨康年,笑道,“杨叔,你说的对,我确实不是因为这部戏是我的作品,才提议给他们用车,而是为了云汽厂。”
杨康年微微一愣,“怎么说?”
陈凡笑道,“您想想啊,回头等这部电影上映,若是全国有100万人去看,就有100万人能够通过电影,亲眼看见云汽厂的汽车是什么样子。这么说,您明白没有?!”
杨康年顿时恍然大悟,“你这是想办法给咱们的汽车打广告?!”
陈凡哈哈一笑,又不说话了。
倒是杨康年摸了把脑袋,哈哈笑道,“你这脑子就是灵活,连这个办法都能想到。”
他也是从民国走过来的人,当然知道什么是广告。
20年代的时候,我国就有了第一家专业的广告公司,当时全国各地的广告可谓是五花八门。
汽车、自行车、航空公司、服装皮鞋、美容护肤、收音机、唱片、……。从衣食住行、到家用日化,可谓是应有尽有。
而且范围极广,北至哈尔滨、南到广州,西达昆明、成都,至于东边,当然以上海为最,几乎覆盖所有大城市。
只不过从50年代中期以来,广告便不知不觉在社会上消失,好的产品只在老百姓口中相传,各个不同的厂家,也只有以口碑取胜。
其实胜不胜的都没关系,反正工厂是按计划生产,生产出来的东西,只要是合格品就不怕卖不出去,久而久之,广告更是与老百姓绝缘,许多生在红旗下的新人,竟然都不知道有这么个东西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