陈凡顺着他手指的方向看过去,只看到一堵墙。
侯经理继续说道,“现在琉璃厂街上,可没有那么多的商号,书画店以荣宝斋为尊,古籍店要去中国书店,而文物古玩,都在文物商店里。”
顿了一下,他又说道,“当年京城将收编的古玩店老字号进行整合,成立京城文物公司,之后分别开了几家分店,一方面方便收购民间藏品,另一方面也对外销售。
只是后来,卖文物的多、买文物的少,又因为每年都有国外游客入境游玩,文物公司经请示之后,与旅游公司进行合作,这文物商店就成了国外游客来京城游玩的景点之一。
理所当然,文物也就成了创汇的重要物件。
如今生意最好的几家分店,分别是隔壁的琉璃厂文物商店、东单文物商店和王府井百货文物商店。你只要去这些地方,只要店里有的,随便什么都能买。”
陈凡眨眨眼,好奇地问道,“那我想买个青铜器?”
侯经理哑然失笑,摇着头说道,“早在1970年,除了民间卖给文物公司之外,我国就严禁青铜器出境。即使在境内,经鉴定为国家一级甲等文物的青铜器,也不许交易买卖,若是祖上传下来的,仅限自己收藏,不允许交易。
可以交易的,只有经鉴定为一般类别的普通文物。”
听到这话,陈凡不禁有些失望,“那就是买不到咯?”
侯经理笑道,“也不一定,青铜器并不都是国宝,只有被鉴定为一级甲等的才是国宝,一级乙等到三级文物,只能称为珍宝,也就是常说的珍贵文物。
有一部分普通的青铜器,在文物商店里也有出售,只是不太珍贵罢了。”
陈凡捏着下巴,想了想,问道,“您刚才说民间交易,现在有民间自发的交易市场吗?”
侯经理丢掉烟头、喝了口茶,看着他笑道,“若是两年前,我肯定告诉你没有。不过从去年开始,有些民间市场又自发组织起来,比如沙河大集,就是老京城有名的鸽子市,除了常规的花鸟虫鱼,还有其他不少东西,已经发展成为综合性的集市。
不过那地方有点远,在昌平,而且现在刚恢复没多久,东西也不太多,主要是周边老百姓自发组织,物品也以农产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为主。”
陈凡点点头,表示明白。
这种自发集市,他在公园里也没少见,主要是卖衣服、布料,又或者手工竹编用品、自制家具,主打一个小农经济。
另外就是一些轻工业品。
京城里各行各业几乎都有,工厂里的“瑕疵品”、“计划外产品”不少,很多都被当福利发给职工,有些工人家里堆积了十几年都穿不完的衣服、用不完的布料。
眼看着民间集市解禁了,自然有不少胆大的拿出来售卖,或者卖一些给小摊贩,既没有风险,又能赚点小钱。
侯经理见他若有所思,还以为他想去集市上淘宝,不禁笑道,“如果你想见个新鲜,去逛逛集市倒也可以。但若是想在集市上淘到宝贝,那就不要想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