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87章 不要多的 (2 / 4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周正东也拿起烟点燃一支,看着他微微一笑,“然后看你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瞪大眼睛,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亚丽在一旁笑道,“意思就是请你帮忙找两个办公地点,场地要宽敞一点的,然后在合适的时候露个脸,给老爸撑个场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疯狂眨眼,看看她,再看看老舅,将两手一摊,“就这样?你自己不投资、办个厂什么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正东咧着嘴呵呵笑了笑,也不说话,只是指了指旁边的女儿。

        周亚丽坐直身体,将两只小猴子抱在怀里,呵呵笑道,“那是我的事,跟我老爸没关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咬着烟蒂,视线瞟过去,“什么意思?”

        周亚丽干咳一声,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职业脸,“老弟,是这个样子滴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很想打个手势增加一点说服感,可又舍不得怀里的小猴子,便只能紧了紧,正色说道,“首先,周家的主营业务,以地产、国际贸易和商业零售这三块为主,其他东西,要么是锦上添花,比如银行、要么是另有目的,比如现在已经划分到我们两个名下的出版公司,其实主要是为了纽约州华人服务的,根本不是以盈利为目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当然,现在很盈利,比周家其他业务加起来还盈利。但是这个不是关键,关键是什么呢,根据这段时间的谈判内容和结果,已经可以很明确,地产不在开放业务范围之列,所以放弃。

        金融更不可能,那么银行业也进不来。国际贸易呢,国内是进出口专营,周家可以用代理商的身份接触,却没有必要专门设立分公司,回头在办事处挂个办公室、再安排个人就能处理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说跨国投资中最常见、也是最重要模块的制造业,直白一点说就是工厂,很可惜……”

        周亚丽终于舍得松开小猴子,将两手一摊,“具体实施细则还在讨论阶段,但是基本原则倒是很清晰,那就是暂不接受外商独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嘴角微抽,周亚丽说的最后一点,他倒是知道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说起改开后进入内地的外资公司,不少人都知道第一家合资企业是BJ航空食品公司,第一家外商独资企业,是深圳特区的正大康地农牧集团,该公司成立于79年,并于81年在深圳注册,编号为“深外资证字〔1981〕0001号”。

        然后非特区的第一家独资公司,是1984年在上海注册的3M。

        85年3月8日的《解放日报》,还刊登了这家公司工厂盛大开业的报道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改革开放从来不是一下子把门打开,而是一点点的试验、纠错,然后再开放、推广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连设想都还没有的经济特区,便是改开的试验田。

        试验田都还没有,自然不会一下子放外商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周亚丽看了看陈凡,继续说道,“所以啊,我和老爸讨论过后,一致认为,现在还不是深入投资国内的好时机,但是作为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,一旦打开国门,必定会成为全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,这块肥肉是绝对不能放弃的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我们取了个折中的办法,先不急于成立公司,而是先成立一家办事处,第一要务不是投资,而是先行收集信息、打通各种渠道,结交更多的人脉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说着看了看周正东,又回过头来,继续说道,“但是呢,不能只花钱、不赚钱,正好上次我回来的时候,你跟我说过可以考虑在内地建家用电器厂的事,我就想把这一个工厂,作为老爸办事处的第一个单子,你觉得怎么样?”

        顿了一下,她看着陈凡笑道,“这只是我和老爸讨论的结论,如果你有不同的意见,只要有合适的理由,我们都可以接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耸耸肩,掸了掸烟灰,笑道,“很合理,不需要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687章 不要多的 (2 / 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