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695章 我有一个朋友 (1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第695章我有一个朋友

        周亚丽不疾不徐地吃着早餐,陈凡在一旁看着书,脑子里却在想着如何安排两边出版合作的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刚才表姐说的对,一旦江南作协与周家的出版公司达成合作,以巴老和自己的关系,肯定不会视而不见。

        再进一步的话,作协总会也多半会想办法切入这条渠道。

        与国外的文学交流中断了十几年,再次打开国门,除了要想办法把以前的关系再续上,同时也需要开拓新的渠道。

        尤其是能够产生实际效益的图书出版。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刚结束的会议、核心议题之一,便是加强经济建设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办法创汇,自然也是紧跟政策的方式,没人会在这方面唱反调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江南作协与高桥出版社的合作,就已经引起总会的重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今合作了有小半年,效果已经非常明显。这种合作不仅将国内的文学作品推向海外,还产生了切实的外汇效益,据何青生所说,总会那边已经在筹备一场文化交流活动,要将这种合作扩大化,一方面不仅仅局限于江南省,另一方面,也不只是图书出版,有可能还会举办双边交流、读书论坛等等活动。

        只不过具体情况还没有出来,陈凡也就不太了解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一就有二,跟小本子能合作,那么跟美国也可以。

        更别说在中美两国建交的背景下,如果能在第一时间与美国的出版公司达成合作,其意义要更在和小本子的合作之上。

        但是,作为周家出版公司的大股东,肯定不能坑自己人,嗯,这里的自己人指的就是周亚丽。

        和高桥出版社的合作,那边出版什么书,都是这边作协报过去一份名单,然后那边再从名单里选出来的。

        高桥出版社在小本子图书市场深耕多年,对市场自然有自己的判断,挑选出来的即便不是爆款,也不会太差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周家的出版社之前只不过是服务于华人社区的半公益性企业,对美国图书市场的调查和了解肯定不会太过深入,更别说周亚丽还是个出版小白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么挑选出版作品的任务,自然要落在陈凡头上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,与其说是周亚丽多批了两个合作意向单位,还不如说是让陈凡扩大选择范围,他要从更多的作品里面,挑选适合美国市场的文学作品。

        嗯,国内的文学作品确实跟老美有很大的差异,但就算不图赚钱,起码也不要亏钱吧!

        陈凡默默回忆国内还算比较出名的文学作品,……不出名的就算了,连国内读者都不喜欢,就别指望能出海。

        再根据西方的价值观和喜好进行对比,又将其分为两个大类,一类是正剧或喜剧,另一类是悲剧。

        不想不知道,真到了盘算的时候,发现衡量指标还挺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695章 我有一个朋友 (1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