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49章 借机推荐 (3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就算是鞍山曲艺团,也只能用尽办法逼他回单位,比如让他上缴部分收益,结果在外面赚的钱抹不平开销,从而让他自己回来,却不上任何手段,由此就能看出这位老爷子的厉害之处。

        哦,现在还不能称为老爷子,这个时候,他才45岁呢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这个不是关键。

        重点是5月1日,隋唐演义就要开播了,那自己是不是可以发表《道士下山》了呢?

        这个《道士下山》跟大诗人的那部电影可不一样,而是陈凡根据三师父张玄松的亲身事迹创作的,只不过做了大量的戏剧化改编,更加具有故事性。

        回来这几天,他已经写了第一卷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有点类似于武侠小说,说的是山东某座山上的一家小道观里,生活着十来个道士,他们每日修行、生活平静无忧。

        某一天,战火忽然烧到了山脚下,看着山下百姓惨遭屠戮,道士们不禁义愤填膺,返回道观焚香祷告,拜祭过列位祖师之后,毅然下山杀敌、救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陈凡准备写一个大长篇,以京城朝阳观重开作为结束。

        不仅如此,他还想最好是能拍成电视剧。

        电视剧的宣传作用,可比小说、甚至电影还要强得多,唔,这个年代或许还得加上广播剧?

        也就是单田芳先生的那种广播评书。

        想到这些,陈凡简单收拾一下东西,终于在这次来上海之后,第一次外出办事。

        开着小面包车,晃悠悠地到了上海作协。

        门卫老大爷见他过来,不由得有些惊讶,“陈作家可有段时间没来了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也不下车,摇下车窗,丢了一包上海地区比较流行的凤凰香烟过去,笑道,“大爷,您可是把我当成本单位的人了,我自己单位可是在江南呢,哪能经常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大爷眼疾手快,一把抓住烟,嘿嘿笑着给他打开大门,说道,“我可听说了,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这首歌是你创作的,你还代表我们单位,在上海文艺联欢会上表演了呢,说你是我们单位的,谁会不同意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陈凡挥了挥手,踩着离合器往里开,大声笑道,“那就等我关系调过来,咱也天天见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老大爷挥挥手,“那我就等着了啊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瞎扯了几句,陈凡将车开进院子里,稳稳停在几辆面包车旁边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749章 借机推荐 (3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