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54章 内部消化 (2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想当初陈凡头一次去地委,在棉纺厂门市部买了一批布料,就是这种货色。

        以前自行车厂的瑕疵车,只能内部消化一部分,其他都送到旧货店,……但内部消化真的只是内部消化吗?

        要知道,现在一张自行车票都要一两百块,有的地方甚至比车子还贵,连票带车,花个四五百块钱,一点都不奇怪。

        若是有人告诉你,只需要四百块,就可以买一辆稍有擦痕的瑕疵车,直接带钱到自行车厂提货,一切手续齐全,你买不买?

        而对于自行车厂来说,这些车本来是要送去旧货店的。按照规定,给旧货店的产品,价格参照正常的出厂价,还要打个三折,也就是说,如果一辆车出厂价是150块钱,那么瑕疵品的价格就只有45块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你是自行车厂,是愿意“内部消化”卖150,还是交给旧货店赚45?

        可是这样的内部消化,终究量太少。工人就是工人,可以帮亲朋好友买个指标,但不能拿这个做生意,超过这条线就是投机倒把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一来,工厂没有更多更合适的渠道去消化,同时也担心违反政策,只能将消化不完的部分低价卖给旧货店。

        也是迫不得已。

        但现在,安全带着手底下两千多人的直销团队、拿着街道办的批文找上门来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有了批文,允许你给他们供货,价格可以是100,也可以是200,你怎么选?

        是将自行车送去旧货店,换回来45块钱,还是交给安全,可以换回200块钱?

        正常人都知道选哪边。

        安全可以提供渠道,还合规合法,那些工厂自然与他一拍即合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其中一部分货源,就可以撇开勤工俭学项目,走“内部消化”的路子。

        工厂的内部是内部,我项目组的内部、就不是内部了吗?!

        只要制定好分配额度,上上下下很多人都乐意配合,而且还不怕追查。

        原因非常简单,这个项目组本身就是卖货的,在正常工作之外,帮朋友买点瑕疵品,算得了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你非要说不合适,那买卖工作的是不是更不合适?

        这就是安全真正赚钱的路子,一辆自行车他最少可以拿50块,一台收音机提10块钱不多吧,还有手表、电视机、照相机……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且这些事都不需要他亲自出马,下面的人会找到买家,将人直接带到仓库去提货就行,等结算的时候自然会有他的一份。

        真就是坐在家里捡钱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穿在1977 第754章 内部消化 (2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