等江南电影制片厂拿到陈作家的小说改编权,对比《摆渡人》和《云湖恋》,绝对能肥一波。
中影的收购价多半能给到顶格,明年的职工宿舍楼就有希望了。
最好是能够将这部电影打造成一个成功的先例,以后就能源源不断获得陈作家的小说改编权,到时候江影厂也能和作协、文联一样,建自己的“文艺新村”,还月月发奖金,羡慕死同行!
怀着满腔的期望,武厂长在门口换上拖鞋,此时也终于见到了传说中的陈凡。
这是他第二次见陈凡,上一次还是在过年前的江南文艺界新春庆祝晚会上,欣赏了陈凡亲自演唱《年轻的朋友来相会》,一点也不比央台春晚上那位女歌唱家唱得差。
只可惜,江影厂在江南文艺界没什么存在感,哪怕他是厂长,位置也比较靠后,加上陈凡唱完就走,也没能打声招呼。
此时见到真人,换好拖鞋以后,赶紧走过去,满面笑容地说道,“陈副主席您好,贸然求见,还望见谅。”
陈凡并没有远迎,甚至没有到门口迎接,本身他就大一级,又是对方有求上门,自然是拿足了姿态,就在沙发旁等候。
其实也是为了牢牢把握住主动性。
等武厂长快步走到跟前,他才微笑着伸出右手打招呼,“武厂长好,昨天接到何主席和方老的电话,我是翘首以盼啊。”
武厂长自然听出陈凡话里的客套。
不过他心里也有数,自己是来求人的,虽然陈作家的小说被上影厂嫌弃,其他小厂也心有顾虑,但跟江影厂一样光脚的制片厂其实也不少。
比如隔壁的扶栏电影制片厂,同样是58年就建厂,却在61年就停办,直到77年才重建,比江影厂还不堪。
江影厂至少还拍过几部话剧电影,那扶影厂就是一块光牌子好吧。昨天晚上他在宾馆给厂里打电话,就得到方老书记的通知,扶影厂的厂长书记也已经收到消息,正打算赶来上海,目的自然不言而喻。
所以这一次,许成不许败,不管陈副主席提出什么样的条件,都要接着,务必保证拿到改编权,给江影厂取得一个漂亮的开门红!
思绪转念间,他都忘了身后还有两个自己人。
反倒要陈凡主动相询,“这两位是?”
武厂长顿时反应过来,赶紧转过身,说道,“哦,这位是我们厂的制片部主任况明义,这位是办公室主任劳建华。
况主任也是一位资深摄影师,曾经参与过多部电影的拍摄,比如《闪闪的红星》,还有《洪湖赤卫队》,他的摄影经验非常丰富,前年才调到我们江影厂,立刻被委以重任,现在还是我们江影厂的导演,拍过几部电影短片,反响很不错。
劳主任则是我们江影厂的老人了,从江影厂建厂就在厂里工作,对各个方面都非常熟悉,虽然江影厂的作品不多,但是每一部作品背后,都离不开劳主任的功劳。”
这一次出差,他甚至连助理都没带,而是带上厂里的“精兵强将”,寄希望于一举成功!
看到武厂长的态度,陈凡便知道事情已经成了一半。
既然以后多半还要靠他们卖力,陈凡自然不会再拿架子,立刻伸手握手,客气地打招呼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