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章 抡语(二) (1 / 4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第4章抡语(二)

        隋唐时期。

        经历南北朝100多年的战乱,天下大部分的资源都被门阀所掌握。

        特别是读书人所需要的书籍,更是掌握他们手中,国家想要选拔一个官员,就得从他们中选拔,这重威胁了皇权。

        面对这种情况,他们开启了科举。

        管他是《论语》还是《抡语》,管他是世家还是寒门,只要能够治理天下,他们的来历重要吗?

        而且对于那些门阀,《论语》不行,那就来《抡语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宋朝。

        随着宋太祖陈桥兵变,经历过唐末的战乱,他们开始限制军队,文人的地位从没有的提高。

        在他们看来,这《论语》只能是《论语》,不能是《抡语》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是《抡语》,这天下早晚还得乱。

        只有把武力锁在笼子里,他们才安心。

        要不某一天在出个安史之乱,只怕不只是他们睡不安稳,宫中的皇帝也睡不安稳。

        明末。

        朱由检看着天幕上的介绍的孔子,又看了看满朝大臣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多么希望他的天下儒生学的是《抡语》,而不是《论语》。

        整个国家百姓每天生活在天灾人祸当中,而这满朝的大臣只会在这里和自己讲大道理,而不是想办法报效祖国。

        清末。

        已经觉醒的儒生,面对着列强,求存求变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知道这个国家病了,需要的不是一直硬挺着,不吃药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是不断的去改变,直到那光明出现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们不管是《论语》,还是《抡语》,或者外国的学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只要是对国家有用的,就是好的学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我刷短视频被古人看见了 第4章 抡语(二) (1 / 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