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时他也很想知道这李白和苏轼是哪个朝代的人,竟然让后世之人如此的崇拜。
只是大唐的天下初定,所有有文采的读书人都来自世家,实在是可惜啊!
如果天下的百姓也有这样的文采,李世民相信,他的大唐将无比的绚丽。
于是李世民下了圣旨,将在明年举行科举。
他相信明年科举制时,就是凭着高句丽之时,到了那个时候,他就可以慢慢的欣赏天下的文章。
……
李隆基一边向益州逃跑,一边看着天幕上的视频。
当年玉真公主和贺知章对李白交口称赞,他看了李白的诗词之后,也对李白的学问十分钦羡,便召入宫中,更是对他降辇步迎。
后来每有宴请或郊游,就命李白跟随,用李白的才华赋诗纪实。
那李白的才华,实在是让人惊叹。
只是这一次逃往益州,每一期同行,实在是可惜。
同时期的杜甫看了天幕上的视频,他心里满是高兴。
李白是自己的偶像,虽然现实当中也见过面,可他的才华还是令他佩服不已。
现在在天幕上看到李白的诗词,实在是让他欣喜万分。
在杜甫的眼中,李白是狂客,是谪仙,总之意义非凡。
然而至那一年一别,他们两人再也没有见过面。
现在天下大乱,只怕以后见面更加的不容易。
同时他也在细细的品味着,那叫苏轼的诗词。
毕竟这可是和自己偶像相比的人,说做出的事实也实在是不凡。
逃亡的李白,看到天幕上把自己和另一个人相比较,李白只是哈哈大笑。
在他看来,自己的诗词虽然豪迈,可并不是什么天下第一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