并且在朱厚照看来,这并不是简简单单的安排那些罪犯的流放之地,更是为以后开拓新的领土的治理方法做范本。
如果这次成功之后,那么以后就可以按照现在的模式,逐渐占领新的领土。
以此诸侯再给王阳明下达了命令,让他当着倭奴岛第一任布政使,去治理这才打下的倭奴岛。
王阳明得到圣旨之后,他心里充满了得做护照感激之情,更是对天目感激不已。
根据天幕上所说,虽然他就算没有被朱厚照重视,也能够成为大明的重臣,更被后世称为“圣人”。
可是作为读书人,又有哪个人不想名留青史?,又有哪个人不想施展抱负?
而现在他的人生都随着天幕的出现发生了改变,也让他离自己施展才华的机会越来越近。
同时王阳明知道,这倭奴岛地理位置特殊,如果有小人作祟,只怕会随后叛乱。
而他需要做的是让这我奴岛逐渐的安定下来,并根据朝廷的政策,迁移大量大明无地可耕的百姓。
无田可耕的百姓们,听到朝廷要迁移他们去倭奴岛的时候,他们心里充满了欣喜,随后又是满是迷茫和忧愁。
他们并不知道这倭奴岛是哪里,也并不知道到了那里又如何生活。
同时他们心中又在忧虑,朝廷承诺他们迁移到那里后会发放土地,可是如果离开故土之后,如果朝廷不兑现承诺怎么办?
直到有攻打倭奴的士兵回家接自己的家人去倭奴岛生活,他们才慢慢的放下自己心中的忧虑,跟随着朝廷的队伍来到了倭奴岛。
而且他们也发现,他们来到倭奴岛之后,朝廷也兑现了自己的承诺,让他们有田可种,有家可归。
而且当年陛下就在这倭奴岛,如果他们在倭奴岛受到任何怨屈,都可以直接去找他喊冤。
朱厚照过了一把县太爷的瘾,才逐渐把那些喊冤的百姓们移交给了王阳明,而他准备正式回到大明。
路途当中遇见过来朝拜的朝鲜王,是说自己甘心情愿融入大明。
朱厚照听到朝鲜王所说的话语之后,他心里非常的高兴。
毕竟这可是不会一兵一卒就开辟新的领土,肯定是大明的“仁德”感动了朝鲜王。
对于白捡一块领土的事情,朱厚照当场就同意了,并封藩朝鲜王为大明的藩王,藩地仍然在这朝鲜国。
当然现在的朝鲜王的权利就和大明国内的其他藩王一样,除了家仆和侍卫,并没有了大臣和兵权。
而且这里是朝鲜国的领土,他也回到京城之后给一个老臣下了旨意,让他去当那朝鲜国的布政使,去管理以及同化朝鲜国的百姓。
至于朝鲜国的军权,朱厚照并没有给予任何人,而且把这些朝鲜国原来的士兵和他带领的士兵进行了混编,让他们成为以后自己开疆扩土的先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