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始皇看了天幕上的提问,他并不能够理解。
只是看到那一首又一首的诗句,他心里也豪气万丈。
他觉得做出这样的诗句的读书人,他正是他大秦所需要的。
然而以前那些叫扶苏的儒家,只怕自己的路都走歪了。
幸好有天幕上《抡语》的矫正,才让那如家知道,这天下不只需要教化,对待敌人更需要拳头。
百家学院的儒家子弟,他们看到这些诗人豪情壮志的诗词,他们陷入了沉默。
直到这个时候,他们才知道自己的路走偏了。
同时他们也明白,为什么秦始皇会那样对待他们。
以前他们还不理解,天幕上为什么会出现《抡语》这样歪解圣人的书籍,那么他们现在明白了。
一个国家不应该只有仁义之道,对外部势力更应该有霸王之道。
不然那些周边的势力,只会当你是弱小随时可欺。
于是这个时候很多大儒,他们让人找来了被他们称为邪门歪道的《抡语》,并仔细的研究了起来。
他们想吸取里面的精华,重新为《论语》注释。
汉朝。
汉武帝刘彻看着天幕上的诗句,他抽出了自己身上的配剑。
很想一剑刺下去,就把这楼兰消灭。
在汉武帝刘彻看来,大汉就是需要这样的雄心壮志,去消灭那匈奴,也需要这样雄心壮志,把那墙头草一样的楼兰消灭。
自从张骞出使西域归来,知道了那楼兰的德行,汉武帝刘彻就对楼兰很是不爽。
只是大汉想要攻打西域,就只能以怀柔的政策安抚楼兰。
而那西域匈奴想攻打大汉,也只能以怀柔的政策安抚楼兰。
这让楼兰彻底成为了一个墙头草,不断的在大汉与匈奴之间摇摆。
当时汉武帝刘彻就暗暗的发誓,等待收拾完匈奴之后,肯定让楼兰国破家亡。
三国时期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