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臣裴君叩见陛下,陛下万岁。”
明帝是最不受气氛影响的人,对裴君十分和蔼,“裴卿,回乡这一路可还顺利”
裴君恭敬道“回禀陛下,臣路上皆顺利。”
明帝含笑点头,称赞道“你抓拐子救下数人之事,朕已知晓,裴卿果然是我朝之栋梁。”
他这般夸,裴君却不能直接受,躬身谦虚道“臣不敢当,臣得陛下看重,若遇歹人作恶却坐视不理,愧对陛下。”
明帝赞许地颔首,随后又说起裴君和四公主的婚事,语气就像是长辈与晚辈闲话家常一般。
这已经不是明帝第一次这般对待裴君,可众人看向裴君的眼神依旧带着审视和意味深长,而其中有一人,眼中之色越发复杂。
裴君全都不关注,只一心应对明帝。
明帝与裴君闲话几句后,便教裴君入列。
裴君归于武将之列,她前面,是信国公等有爵位的勋贵武将,后面便是鲁肇。
明帝命那御史继续。
裴君便听御史列项弹劾驸马持身不正,养外室还纵容外室谋害亲子,甚至还怀疑驸马勾结拐子,其间以驸马从前种种荒唐之举佐证,听他所说,驸马简直罪大恶极。
其后,御史又弹劾崔家内帷不修,教子不严,极尽愤慨之词。
御史果然是朝堂上特别的存在,若他们再偏颇些,便能以口舌教人生教人死了。
崔家的家主崔绍任光禄大夫一职,也在殿中,听着御史的弹劾咬牙忍耐,却并未出言辩解。
但文官中立时便有几位官员替崔家说话,只说驸马乃是一时糊涂养下外室,全是外室恶毒,绝不认同驸马谋害亲子和勾结拐子这两则罪状。
而他们这边辩解之言说出口,又有别的官员反驳,各个引经据典,吵得极凶,乍一听又让人觉得都说得有道理。
裴君保持清明,不受这些官员的话术影响,只站在那里从说话官员的话来分辨他们的立场。
这时,鲁肇忽然道“公主和驸马之子能够平安归来,裴将军居功至伟,关于驸马,裴将军有何看法”
裴君和太子并无关系,与崔家更是毫无交情,但她与燕王战场上多年并肩作战,世人默认两人必定关系匪浅。
但驸马被弹劾,又是裴君抓拐子间接而起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