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41章 第141章 (4 / 7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然而明帝看着他的神色,脸色越发阴沉,严厉地训斥“收起你的自以为是,回府好生反省,你若是仍旧执迷不悟,朕的教训,定教你日后悔不当初”

        燕王拜下,离开皇宫,回府禁足。

        是夜,大门紧闭的燕王府悄悄送出一封信。隔日,又一封回信送进来。

        燕王打开,上面只有简单的几句话

        当初殿下与君商议之时,便已知晓不可能,今此一试,果然。

        而今陛下禁足殿下,正合心意,待得君重回朝堂,一切依照计划进行,请殿下静候。

        燕王折起信纸,伸向蜡烛,看着信纸一点点化为灰烬落在桌案上,些微出神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其实是真的希望父皇能够准许他的请求,放裴君丁忧回乡的,只是可惜理智的推测大多时候才是最合理的走向。

        燕王禁足两日后,明帝亲下旨意给裴君,夺情,命其不必弃官去职,七期之后可着素服朝议当职。

        裴君领旨谢恩,随后便有条不紊地安排起由族人代替扶灵回京的各项事宜。

        停灵四十九日之后,裴君与裴婵亲送祖母灵柩出京数十里,方才归京。

        第二日,裴君便正式回职,处理这些时日积压的繁杂公务。先前有些亟待解决批准之事,她在守灵期间便已处理,然剩余这些并不紧要的公务,她仍旧实实在在忙了几日。

        裴君理清楚她分内的公务,再上朝时,忽然拿出一份奏折奏请陛下恩准修改大邺目前的税法。

        而奏折中所奏内容一经念出,朝堂上便有沉重急促地呼吸声此起彼伏,奏折一念完,强烈的反对声一片。

        盖因大邺经几年战乱,为保证国家运行以及对前线的支援,在租庸调之上增加数项税收,收四季之税,另有林税、青苗税等税,还有盐铁专卖,严禁私贩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此种种,税收严苛,百姓艰难,有战事之时,也就罢了,如今几年过去,大邺已经缓和过来,再继续那般,便是坑百姓,饱私囊。

        先前燕王提议减税,已是有许多朝臣极力反对,但减税的旨意下达,是可以设定年限的,一年两年,就已经像是恩赐一般。

        所以燕王最终的目的,其实是变法,裴君与他不谋而合。

        租庸调制在突厥入侵之前,便已显现出弊端,那时大邺已经历经三朝,边境虽有侵扰,然大致稳定,人口激增,能够按照人口分配的耕地越来越少。

        可税依旧是按照大邺建国之时设定人口可分的亩数收取,并未考虑百姓们的处境,长此以往,早晚要激发矛盾。

        事实上,突厥入侵,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矛盾的激发,大邺百姓一心系于国难,勉强扛下了种种苛税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女将摧山白 第141章 第141章 (4 / 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