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远处的营地已点起了灯火,晚霞消失在晴朗的夜空。跨上战马,背起长枪,年轻的骑兵整装出发。广袤的原野上一片寂静,战士们机警地搜索敌情……”
他的喉咙虽然不怎么样,但唱起来却美的动人心魄。
这个时代,除了苏联,没几个人听过这首歌。
可孟绍原太熟悉了,他不知道多少次听过:
“远在小河对岸”。
这是苏联骑兵之歌。
他忍不住也跟着用汉语唱了出来:
“勇士们高呼着冲向敌群,草原上展开了殊死的斗争。一个战士中弹滚下马背,他是为人类的幸福而牺牲……”
虽然听不懂汉语,可是歌曲的旋律完全正确。
阿纳托利斯基惊讶到了极点:“你也会唱这首歌?”
“我会,我当然会!”孟绍原喝的上头,可是却亢奋到了极点:“骑兵之歌,我学过。我还会唱很多歌。”
“来吧,我的孩子,唱出来!”阿纳托利斯基举着酒杯:“没有什么比伏特加更加燃烧勇士的斗志,没有什么比歌曲更加能够振奋战士的信心!”
孟绍原的嗓子同样不怎么样,可他还是唱了起来:
“正当梨花开遍了天涯,河上飘着柔曼的轻纱;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,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。喀秋莎站在那竣峭的岸上,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……”
喀秋莎!
这是日后被称为“苏联第二国歌”的喀秋莎!
这首歌创作于1938年9月,也就是说,到现在为止,阿纳托利斯基这个苏联人,也都没有听到过这首歌曲。
他听不懂中文,听不明白孟绍原在那唱的是什么意思,可是听着听着,却只觉得胸中热血沸腾,忍不住跟着哼了起来。
“驻守边疆年轻的战士,心中怀念遥远的姑娘;勇敢战斗保卫祖国,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。勇敢战斗保卫祖国,喀秋莎爱情永远属于他……”
两个人大口大口喝着酒,大声的唱了一遍又一遍的“喀秋莎”。
他们时而欢笑,时而泪流满面。
为了那些已经牺牲的,或者是即将牺牲的同伴们!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