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四十九章 危险之路 (3 / 4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一辆悬挂着美国国旗的轿车开了过来,车停下,阮逸泉从轿车里走了出来:“孟区长,你要的车帮你准备好了,车牌备案属于‘华盛顿先驱报’,这是你们的证件,也是真的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华盛顿先驱报”长沙站,同样在长沙大火中毁于一旦,重建的时候,阮逸泉很是帮了一些忙。

        “多谢了,阮书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不要叫我阮书记了。”阮逸泉苦笑一声:“戴副局长派来接管长沙站的人已经在路上了,我交接完工作后,会立刻前往重庆报道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保重,阮书记!”

        孟绍原还是这么称呼了一声他,然后他看了一眼轿车:“小忠,李之锋,你们化妆向武汉方面运动,到达大余湾后,找到当地的雕将行会,暗号是‘我要雕一副忠义图’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,就乘这辆轿车,直达武汉!”

        他最后看了一眼阮逸泉:“阮书记,抗战胜利后再见!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一路珍重,孟区长!”

        阮逸泉端正的敬了一个军礼。

        这是孟绍原这一生最后一次见到阮逸泉。

        阮逸泉回到长沙后,重新被分配工作,主要负责一些文件档案的整理。

        1942年,他重新获得机会,加入中国远征军新编38师113团。

        1942年4月18日拂晓,为营救仁安羌被困英军,113团在团长刘放吾的带领下向日军发起猛攻。

        1942年4月19日凌晨4时30分,刘放吾率第113团展开全线进攻.

        下午15时,在新38师师长孙立人、副师长齐学启和113团团长刘放吾的带领下收复了任安羌油田,解救了英军7000多人和被日军俘虏的英缅军官兵、美国传教士和新闻记者等500多人,接着掩护英缅第1师和英军第7装甲旅向北撤退。英国官方将英军在仁安羌脱险称为“亚洲的敦刻尔克奇迹”,并将4月20日定为“光复仁安羌解救英军日”。

        战后,找到了身负重伤的阮逸泉。

        阮逸泉没有被救过来,在他死前,不断的说着两个字:

        长沙!

        那是他的家乡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做梦都想回到他的家乡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没办法完成他最后的心愿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被埋葬在了仁安羌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孟绍原祝燕妮 第九百四十九章 危险之路 (3 / 4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