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0章 第 120 章 (4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从学校出来后,她先去找易铁生,在离开前,先和他谈谈接下来的计划。

        易铁生去山西走了一遭后,琢磨着把那批高仿瓷运回来:“我可以找一辆货车,到时候从山西开过来,我们就说是运煤,到时候明修栈道,暗度陈仓。不过货车开过来需要介绍信,介绍信你来想办法,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听着,觉得倒是可行:“行,介绍信没问题,不过马上过年了,你在家过年,等开春后,我跟着你走一趟山西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易铁生:“没问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当下和易铁生说起自己的打算,运回来这一批仿瓷后,如果可以,希望多捞些钱,回头盯着更好的收购机会,如果再有钱,就在景德的柴烧窑给弄到手,这样可以自己做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易铁生听着,深深地看她一眼:“挽挽,销路呢?你想往哪里卖?”初挽道:“当然是国外了,如果我们能做精品高仿瓷,这在国外应该很有市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她选中这个买卖,因为自己的家学传承,因为现在从王永清这里得到的机会,当然也是因为她后世所看到的。

        珍稀高档瓷器都是收在博物馆里,或者在顶尖拍卖会上的,比如那拍卖几亿的鬼谷子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些顶尖珍稀品,一般收藏家是很难碰触到,但是买不起航空母舰的人买航模,如果有做得逼真的精品高仿,也未尝不能成为一种替代品,只要明码标价,说明白是高仿瓷,价格也根据高仿逼真程度来定,自然有人愿意要,所以精品高仿艺术瓷器也会成为一门生意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到了九十年代,把高仿瓷器做到最极致的,已经不是发明瓷器的中国,而是韩国。

        那个时候,中国的景德镇已经有没落的趋势,但是韩国的艺术陶瓷却做得精彩夺目,美轮美奂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记得,在韩国机场和星级饭店旅游点,可以看到,那些高档仿古艺术瓷都是以日文和英文标价的,专门卖给美国日本大款,最便宜的也要上千美金,好的甚至达到一两万美金。

        这还是工业化批量生产的艺术陶瓷,至于那些个性定制的限量精品,甚至是可以成为收藏品上拍卖会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么一块大市场,初挽觉得自己如果早早着手,可以做得更好。

        易铁生略沉默了片刻:“我觉得可行,这是大买卖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笑道:“我们要这一批民国高仿瓷做我们的底货,当然更要景德镇的窑,以及景德镇的人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要那个从自己太爷爷传下去的徒孙。

        她把这一块做好做大,也算是不忘初衷,把初家的传承家学坦荡荡地发扬光大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易铁生微吸了口气:“这些都要钱,现在怎么弄钱,你有什么想法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他当然知道初挽暂时不缺钱,陆家不会委屈她。

        但她要做的事,只怕得投资更多,不是普通的钱能解决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:“有一点点想法,但不成型,我过年时候不在北京,等我回来,我们再慢慢筹划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易铁生:“好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120章 第 120 章 (4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