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0章 第 180 章 (4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她进一步解释了龙山文化,道:“众所周知,中国古文明源于黄河,如果以陶器为线索,我们可以看到,以黄河流域为线索,上有马家窑文化,中有仰韶和红山,下有则是大汶口文化和龙山文化,这都是黄河文名的重要线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同志看向那些红陶:“这是你淘换来的物件?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颔首。

        按说这些都是文物,她不该随意购置,这是违反规定的,但是在王同志面前,她很坦然。

        她道:“王叔叔,如果需要,我愿意将这些捐献过博物馆,但是这么二十几件红陶,只是散落在一个村子里的陶器,这些石器时代留下的痕迹,现在正在老百姓的鸡窝里,孩子玩耍的泥巴中,或者垒在墙角当垫脚石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同志顿时说不出话来了,他皱起了眉。

        显然,他也想起来之前琉璃厂看到的一幕,进城上缴陶俑的农民,因为排队半天后没有被收购,又被禁止出售,干脆将那些一股脑扔到了路边,摔了一个稀碎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想了想,道:“那你是怎么发现的?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:“在那边的黑市里,品相好的两三块,品相不好的一块钱五毛钱,随便买,既然能卖钱,就有人去收,当地的农民这才把家里犄角旮旯都拾掇了拾掇,把这些文物找出来,卖给那些铲子,这些东西才从农村出来,走进了我们的视野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同志越发皱眉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是聪明人,闻弦知音,自然明白初挽的意思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有人愿意花钱,那些最底层的铲子才愿意挨家挨户去收,又因为铲子花钱收,那些农民才从鸡窝里或者墙角里把这些收拾起来。

        这些都是一环套一环的,是一个经济链条,如果没有初挽这样的人想买,那些东西,永远就留在鸡窝里,直到有一天,某只鸡某个孩子无意中打碎了,就被农民直接扔一边去了,这个文物也就永远消逝在人类视野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指望一个农民主动发掘一件陶罐的价值,找出来,跑到博物馆送给专家为国家做贡献,这是不可能的,别说没这意识别说不愿意出这路费,估计连功夫都不愿意花。

        而指望一个博物馆专家跑到乡下挨家挨户去搜罗这些文物,更不可能,没那精力。

        旁边陆老爷子笑叹了声:“我说老王,现在时代变了,改革开放了,咱们的有些观念,估计也得变变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王同志一直盯着那些红陶,他虽然并不懂具体文物,但是却也知道,以初挽的眼力界,那必然是正经龙山文化的红陶。

        而这些龙山文化的红陶,却在农民的鸡窝里猪窝里躺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能带来的,只有这么二十几件,但实际上,更多可能的彩陶或者其它珍稀文物,就躺在不知道哪个农民的鸡窝猪窝里。

        他叹了一声:“之前我曾经想过,要多给文博系统拨款来解决这个问题,只是结果不尽如人意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谁能想到,博物馆的专家竟然闹出大笑话,花费十几万元,收购了一堆假的!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180章 第 180 章 (4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