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12章 第 212 章 (4 / 5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她看了看,那经卷好大一坨,目测应该有四尺多宽,高三尺左右,她随意翻了翻,就见那经卷下面是有署名;,赫然正是“贞观六年四月敬造,敦煌郡沙闻那森玻提供养”,而下面则是有红色印章,上面赫然正是“容希白印”四个字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一看这个,便明白了这经卷;来历。

        容庚,字希白,古文学家,据说当年敦煌经卷大量流失,匈牙利人斯坦因和法国人伯希和全都大量窃取,运到伦敦,运到巴黎。

        伯希和经过北京,北京有文化名人诧为奇宝,于是商量摄影刻印,之后有人电请陕甘总督毛庆蕃收购文献以做保护,毛庆蕃便命人收购了残余经卷八千卷,只可惜,这些经卷并没有送往北京,而是送到了他天津同乡家中,之后便发生了失窃事件,可怜八千经卷散落民间。

        当时文化名人都在市场上偶尔买到过,这容庚是燕京大学教授,同时也是北平古物陈列所鉴定委员,他这样;人,偶尔间购买几个经卷倒是情理之中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思绪百转间,那外国人还在和摆摊;讨价还价,听起来,摆摊;想要五十块,外国人认为也就值二十块。

        这外国人可真爱讨价还价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便没说话,状若无意地走开了,之后和保姆推着小竹车往回走。

        等走了一段,她才塞给保姆五十块钱:“你去把那个买了,最多五十块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保姆一听,皱眉:“五十块??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:“对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保姆:“我看那东西一毛钱都不值,竟然五十块!”

        初挽:“我喜欢那物件,你去买了吧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保姆嘀嘀咕咕;,有些不情愿,不过还是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让保姆去,其实是有原因;,这保姆三十多岁,是个爽利人,不过她挺多管闲事;,总觉得初挽作为女人什么都不干,总觉得那些破烂东西不值钱,总觉得女人不能那么太享福,就得为家庭付出,反正感觉多少有点婆婆;意味。

        陆守俨曾经说过,如果不顺心就换一个,不过初挽考虑着她对孩子还算用心,况且平时做事也算是听话。有什么事初挽说了,她还是会想办法做,只是嘴上不好听而已,初挽也就继续用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,初挽让她去买,她肯定一脸嫌弃,但她又得买,这样最合适不过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然自己去,对方一见,说不定涨价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蹲在那里,逗着两个孩子,耐心地等着。

        等了一会,不见保姆回来,却听到那边吵嚷声。

        初挽翘首看过去,就见保姆正和那外国人嚷嚷着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八零之珠玉在侧 第212章 第 212 章 (4 / 5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