初挽大致观察了下场上情景,竞争不算特别激烈,但也有三四个竞拍者一直咬着,看得出,场上确实不少懂行;。
初挽不太懂西洋钟,自然不愿意贸然出手,便坐在这里旁听。
很快她便发现,这拍卖会实在是良莠不齐,也有一些价格便宜;,看不出真假;,拍卖价格也就勉强几千美金。
甚至有一件清雍正;青花瓷,估计是民窑品,做工一般,拍了六千美金。
初挽漫不经心地看着,看得有些昏昏欲睡了,她有心想离开,不过看看外面;雪,好像并没有停;意思,这让有些沮丧。
天要黑了,等会应该给陆守俨打个电话,省得他担心,至于她自己,可以在附近找一家酒店先住下。
她这么想着;时候,突然看到前方;拍卖品,只扫了一眼,整个人便为之精神一振。
她仔细看过去,这是一件宣德蛐蛐罐,圆腹坐盖式桶罐,官外装饰着明朝早期;缠枝瓜果纹,用;是进口苏麻离青料,颜色蓝中泛紫,沉稳大气,苏料铁斑锈深入胎骨,这一看就是难得一见;大开门。其实宣德进口苏麻离青料;青花瓷在别人看来自然是宝,但初挽收了这么多物件,就如今她;收藏来说,也不至于如此看重。
这宣德蛐蛐罐,妙就妙在量少。
明朝万历年间就有文人提起,说宣德蛐蛐罐价格贵重,不比那大罐便宜,而清朝文人提起宣德蛐蛐罐,则是夸赞“精细绝伦,后人得宣窑蛐蛐盆者,视如奇珍”。
清朝就已经如此珍稀,更不要说如今,满世界博物馆找,全须全尾;宣德蛐蛐罐都找不到五件!
但是眼下这个,却是釉色发亮,仿若新品,实在是罕见。
初挽看着这宣德蛐蛐罐,一路;奔波劳累,以及遭遇大雪天;沮丧,全都烟消云散,满心只有欢喜,甚至觉得自己就是运气好,就是和好东西有缘,遇到大雪随便找个地方躲雪,都能遇到这么一件好东西。
这时候,拍卖主持人正在介绍这件宣德蛐蛐罐,初挽听着这主持人介绍,感觉主持人不太有底气,又状若不经意地扫过场上人;目光,显然大家也没有太上心;。
她心里一动,便明白了。
这是把正经宣德蛐蛐罐当成新仿了。
其实这倒是也正常,毕竟宣德年间;物件留到如今,一般人见过;都是斑驳苍苍或者带着磕带着冲,像如今这件颜色如此鲜亮且几乎完备无缺;几乎少见。
这些洋人看中国古玩本就是二把刀,这种荒僻之地;拍卖场次,也未必请到了顶尖;鉴定师,就这么看漏了,完全有可能。
但是初挽看这种瓷器,却是一看一个准。
这种瓷器,不能看颜色是不是鲜亮东西是不是完备,而得看气韵,看画工,更得看润光,看棱角。
眼前这件宣德蛐蛐罐,打眼一看仿佛是新;,但是那气韵一瞧就是老;,瓷器带着一种年代沉淀下来;宝光,一点不发贼,细腻油润。
而且从画工胎体看,那胎色,以及底部那层薄薄;釉水,这都是十足十宣德年间;风格,这些细节现代人是很难模仿;,哪怕模仿到位,在初挽这种大行家眼中,也难免有了“画虎不成反类犬”;感觉。
初挽这么看定了后,便耐心等着主持人;介绍,等主持人介绍过,便开始拍卖了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