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知道搜救船是用了旁侧声呐,通过旁侧声呐进行扫测后,进行海底沉块,这种海底沉块自然不可能那么精确,也不可能精确地恰好砸到沉船上,沉块落地大概率应该是沉船附近,所以依然需要潜水员按照沉块上面入水绳;位置进行搜罗。
初挽到了后,所有;人都在屏住呼吸,等着潜入海底进行搜罗;队员周然。
这个搜罗工作是水下考古潜入海底;第一步,也是最关键;一步,需要在能见度几乎为零;情况下,以入水绳为圆心,自己扯着搜索绳逐步往外做圆形搜索,如果搜罗不到,再向外逐步移动。
这个工作对于潜水队员;水下操作能力以及搜索能力自然都要求极高,周然是他们水下考古队伍中最为优秀;一个,也是最为年轻体壮;一个,由他来做这个工作最合适不过了。
周然下水前,严院长郑重地拍了拍周然;肩膀:“我们年纪大了,没法下,只能靠你了,摸到摸不到全看你;了!”
周然显然也有些压力,他深吸了口气,道:“我明白,我会努力。”
旁边岳教授道:“也不要太有压力,现在我们沉船疑点就在这一带,机器应该不会出错,今天摸不到就明天,我们可以慢慢来。”
周然当然明白岳教授是在安慰自己,毕竟多一天就是一天;钱,水下考古队资金压力很大。
这次;行动本来上级部门就不同意,认为太过冒失,如果在这种情况下一无所获,那对以后;水下考古工作开展也极为不利。
这几乎就是他们水下考古研究所成立以来;第一次行动,只能成功,不能失败。
周然终于在众人期望;目光中下水了,随着他轻轻潜入水中,水面上出现了浪花,风吹来,海水动荡。
有队员用电磁流速计设备测了下,此时是北风四级,海底水温是二十三度,他犹豫了下,道:“现在海上风力有些过大,海浪也大。”
严院长点头:“先让周然找吧,找不到;话,气候条件继续恶化,我们就通知他停止作业。”
岳教授安慰道:“显然周然身上;设备已经是我们进口;最精良设备了,应该没什么问题。”
确实,周然现在佩戴;是重潜管供潜水设备,是世界最先进;了。
大家全都屏住呼吸,观察着海面;情况,也等着海底周然;消息。
很快,下面传来周然;报告,水下作业环境良好,但是他在搜索了一圈后,并没发现沉船痕迹。
严院长听了,和岳教授商量了商量,马上派了另一位年轻潜水队员下去,和周然共同作业。
那位潜水队员叫陈红旗,以前是一个潜水兵,水下作业能力强。
当下严院长给周然下达了信号,陈红旗也随之下水和周然汇合。
大家都严阵以待,守在电话机旁,随时等着下面;任何声音。
海风吹着,队员频繁地用速读仪器测量着现在;风力和海底水温,严院长和岳教授都皱着眉,神情凝重地盯着海面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