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47章 047 (4 / 9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池家人这才不情不愿地走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屋子里只剩了池家父子,老爷子抬了抬下巴,问:“见过殿下了?”

        父子俩很有默契,有些话不需要说得太明。池正业点头:“嗯,爹,我决定过几日就带清泉与我一道去广州,其他人都留在兴泰,找点事做或是学门手艺。虽说有殿下给咱们兜着,但咱们毕竟身份还是特殊,不宜一大家子都在广州大摇大摆地出没,只是要委屈您留在兴泰了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池老爷子白了他一眼:“我委屈什么?我在这里有房子住,有饭吃,还有儿孙伺候,我去广州干什么?你尽管去,好好跟着殿下做事,这里有我看着他们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是儿子不孝。”池正业愧疚地说。

        池老爷子想得开:“祸兮福兮,谁说得好?咱们全家都好好的在一起,有吃有住,这日子也不差。更何况,若不有这一遭,这辈子我还能再见你妹妹一回吗?行了,过去的就过去了,你也别想太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池正业点头:“嗯,父亲教训得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翌日,因为郭诚负责初筛的事,刘子岳便让冉文清去安排来的这几家。

        因为有过不少这样的经验,这个很好办,关、付、颜这些有各自手艺的就安排在以后的纸坊、瓷窑、印刷局就可。他们三家听说能够从事老本行,每家还有一千两银子,作为购买相关技术的费用,都很高兴,忙不迭的答应了。

        接下来便是他们列举建造纸坊、瓷窑等所需要的材料,然后冉文清这边,根据兴泰的规划,在工作坊区给他们各自划了一块地,建房造屋。

        至于池家,没什么手艺,家中子弟便根据各自的特长和喜好在兴泰找个活儿做或是学门手艺,只能肯干,在兴泰总是能找到活儿干的。

        将他们安排好后,郭诚那边的工作也进入了尾声。

        挑人是个精细活,尤其是挑的可是兴泰以后的武装力量,马虎不得。

        郭诚先让下面的文书将符合年龄,身体健康的挑了出来,然后自己再来甄别这些人来兴泰时填写的资料,再划去一批人,然后挨家挨户造访名册上剩下的这些人。

        花了足足五天,他才确定了最终这一千五百人,将卷宗交给了冉文清和鲍全。

        鲍全将名册上的一千五百人分为十五组,一百人为一人,让人通知他们明日分批到王府门前的小广场集合。

        他与冉文清亲自再从这一千五百人选出一千人。

        又用了两天时间,才确定最后的人选。

        选出的这一千人,都是身体强壮,家世清白,没有什么恶迹,对平王对兴泰心存感激的人。

        选好人后,鲍全便将人拉了出去先练了一通,然后再给这些人分队,指定大队长,小队长,二十人为一小队,一百人为一大队。

        每日除了武艺体能训练,刘子岳还特意让他们留出一个时辰做思想训练,给这些人灌输要忠于他,忠于平王府,忠于兴泰的观念。

        这种事显然是嘴皮子比较利索的文官更合适,因此交给了冉文清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第47章 047 (4 / 9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