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28章 128 (2 / 7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这消息很快就在商人圈子里传开了,哪怕去西南能赚不少银子,大部分商贾也不敢去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不过因为大部分百姓都是自给自足,没有商贾过去,也没什么大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晋王算是暂时稳住了局面。

        冉文清得知这个情况后,有些苦恼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晋王阻断了双方交流来往的渠道,他们再想用这种方式去煽动西南的百姓和底层士兵就难了。即便是派细作前往西南,要想将朝廷的消息传到百姓的耳朵中也是很难的,因为百姓大多不识别字,无法用大规模散发纸条等方式,让百姓知道外面的生活,至于口口相传,速度慢效率低不说,还会暴露细作。

        他琢磨了好几天,都没什么好法子。

        难道就这么半途而废了吗?

        冉文清不甘心,这是陛下器重他,信任他,给他的好机会。他若是不做出点成绩,岂不是太辜负陛下的期望了。

        他愁得夜不能寐,连吃饭的时候都在思考这个问题,一顿饭快吃完了他才意识到一个问题:“今天的菜怎么这么咸?”

        伺候的仆人连忙道:“许是厨子今日放多了盐吧,大人稍等,小的这就将菜撤下去,让厨子另外做。”

        说完又小声自言自语了一句“盐那么贵,真是浪费,回头得好好说说那个许厨子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冉文清无意间听到“盐那么贵”几个字,顿时眼睛一亮,心里有了个法子。他连饭都不吃了,立即说道:“立即去城里找几个最近半年内去过西南做买卖的商人过来。”

        仆人连忙放下了碗筷,跑出去找人。

        一个时辰后,八个商人带到了冉文清面前。

        冉文清开门见山,直接问他们:“你们经常去西南做买卖,可知道那边的盐价?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四十文到五十文之间。”几个商人道。

        西南地区主要是吃蜀地的井盐,挖井开采盐矿过程比海盐要复杂很多。当然最重要的还是盐税是仅次于田赋的第二大税种,也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,盐价里很大一部分是盐税。民间走私的食盐价格往往是官盐的一半,甚至更低。

        四五十文这个价格比朝廷控制地区的盐价都还要高一些。

        现在朝廷地区的盐价大部分在二三十文不等,不会超过四十文。

        冉文清笑着让仆人将这些商贾送了出去,然后赶紧回书房给刘子岳写信。

        秋天的时候,刘子岳收到了冉文清的信,看完后,他笑了,冉文清这法子好,这么一弄,晋王若不想财政崩盘,那就只能加税,一旦加税,西南地方的百姓反对他的声浪会更高,届时,西南不攻自破。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不登基我很难收场 第128章 128 (2 / 7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