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204章 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 (1 / 3)

+A -A

        第204章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

        林澈撂下杯子,侃侃而谈:

        “我们还是先举例,再分析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汉武帝时期,通过他老子景帝大力削藩,平叛七国之乱,诸侯渐渐开始转为了门阀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而那时门阀刚刚崛起,还没有完全成型,西汉的皇权一时间达到了顶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也正是利用自己拥有的高度集中的皇权,汉武帝北击匈奴,南灭南越国、夜郎国等,完成了史诗级的军事成就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西汉在他的手上也达到了王朝的巅峰。”

        林澈喝了口酒,眼神却越来越清澈:

        “汉武帝能取得如此军事成就,不仅仅是他拥有当时超一流的军事统帅卫青和霍去病,他们南征北伐,战无不胜攻无不克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在于汉武帝重用商业奇才桑弘羊,管理财政,为大军的南征北伐,提供了有力的后勤保障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西汉不论是军事成就,还是军队的后勤保障,都离不开汉武帝高度集中的集权制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然而,高度集中的集权制在西汉时期的社会条件下,注定不能维持长久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知道为什么吗?”

        听到林澈的问题。

        朱元璋坐正身子,腰板挺的笔直,看着林澈有条不紊的回道:

        “汉武帝虽然经历文景之治,经济状况有所好转,但是连年征战耗费的资源极其巨大,老百姓承受的赋税压力大,而社会保证系统,还远远没有成型…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汉武帝时期的西汉,有些类似于大秦,这是一台高速运转的战争机器,打仗需要海量的钱粮,没有足够钱粮支撑,再好的机器也是运转不下去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还有汉武帝后期,集权过度集中,还有身边奸臣宦官一旁怂恿,汉武帝更加好大喜功,加上税收制度不健全,整个朝政一团糟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最后地主基层与农民的矛盾,也在加剧对立,矛盾发展到不可调和,汉武帝后期的汉王朝逐步走向衰败不可避免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汉武帝为此还写了罪己诏,检讨自己的失误。”

        “咱认为最主要的还是他的好大喜功造成了崩盘的局面。”

        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

推荐本书
大明:诏狱讲课,老朱偷听人麻了 第204章 民为贵,社稷次之,君为轻 (1 / 3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