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68章独属于大明的盛世
朱樉震惊的瞪大了眼睛。
不解的问道:“先生,若是耕地的人不够了,广种薄收倒也能维持一定的粮食产出。”
“可这样肯定是与精耕细作有区别的,怎么可能不影响到赋税?”
对于林澈提出的官吏贪赃问题,朱樉觉得完全是天方夜谭。
种田百姓的多寡,根本不可能扭转这些人的作恶之心。
搞不好粮食减产之后,留在家乡种田的百姓,会被施以更繁重的劳作。
收编了陈友谅、张士诚、方国珍以及前元的船队,现在大明的水师实力空前。
天下的士绅们,对待百姓的态度,必然会发生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。
“唯有主动减少种地的人口,使得大明再次出现人少地多的情况,都无需朝廷再费心费力,百姓的日子自己就好过了。”
毕竟在许多乱世平定的初年。
朱樉还在琢磨,要不要在应天府。
对于朱元璋的命令,自然是不打折扣的答应下来。
如此,便可以如林澈说的那样,将更多的人送进工厂,和移民到海外了。
在海外开拓无数土地肥沃,物产丰富的殖民地…
在土地产出不变的情况下,越多的人进入工厂和移民。
“但要是百姓的人数,低于田亩的上限,那么就会出现地多人少的局面。”
“若是不将其中的巨大缺陷改正,殖民新大陆的事,可能就只是一句空话了。”
不用再像伺候亲爹一样,日以继夜的伺候庄稼。
毕竟,地主士绅的贪婪,都是有目共睹的。
“所以不论是检举,还是派都尉府检校监督底层官吏,都无法完全解决百姓受到欺压的问题。”
“地主乡绅们想要种田,就得切着留下来的百姓,而不是像现在这样,百姓求着地主老爷们当佃户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