好在在场的大儒们别的本事或许不行,但诗词文章过耳不忘的本事却是当世一流,即便忍不住荣非的烂字,却还是在心里记下了整篇文章。
「太守谓谁?庐陵欧阳修也!」
荣非毕竟还是有些羞耻心的,没有将最后一句抹去。
「妙!妙!妙!」
见荣非搁笔,黄粱夷如获至宝般将根本认不清字迹的纸张拿起捧在手中,双眼放光连说了三个妙字。
「这庐陵太守欧阳修是何许人也?」
方大同指着最后一排墨迹问道。
「中的人物。」
荣非喷着满嘴酒气恬不知耻的答道。
「哦,是哪一部?」
「大宋。这欧阳修是范仲淹的弟子。」
「哦,还是一脉相承。」
方大同点了点头,凑到黄粱夷身边一同欣赏纸上的墨迹。
见这两人已经沦陷,其他大儒便有些心急,赶忙扯过尚算清醒的
高彬在其耳边低声说了几句。
事先众位大儒商定本次考核共有三轮。
第一轮诗词,乃是考核才情。
第二轮文章,乃是考核才学。
前两轮只能算是热身,第三轮才是今日考核的重头戏——经史子集。
正如先前荣非所想的那般,单凭做了几首诗词就能成为大儒了?那这个世界的大儒也太不值钱了吧。
可坏就坏在,荣非还写了一篇《岳阳楼记》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