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08章不想让她受这累
初冬的季节,北方温度骤降。
距离十一月份结束也不过只有几天了,姚卫军目前除了炒货买卖之外,又理顺了两个生意。
糖水罐头和服装加工。
尤大民回去的第二天下午,就给村部打来了电话,通知姚卫军明天来一趟县城,跟县第一服装厂分管生产任务的郝主任见面谈外接包活的事儿。
姚卫军欣然前往,在服装厂的会客室,见到了郝主任。
“姚同志,这批棉大衣是我们一直生产的款式,可以说你们只要能按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加工任务,以后咱们便能长期合作下去!”
郝主任是个胖乎乎的老头,戴着厚厚的眼睛片,穿着一身工作服,笑吟吟说道。
“质量方面绝对没问题,我们会安排专人检验的,确保达到厂里的要求。”
姚卫军郑重点头应下。
头一回合作,郝主任给的都是最简单的活儿,给棉大衣缝制纽扣外加裁剪线头。
每件棉大衣总共需要缝制六个大纽扣跟荷包以及肩上的四个小纽扣,算上裁剪线头,一件棉大衣的手工费是一毛五,加工过程中如果损坏了棉大衣,按照门市价扣钱。
同时厂里会派出一名熟练工现场指导几天,并安排车辆接送货。
姚卫军心里清楚,郝主任主要看的是尤大民的面子,才会给予如此的支持与协助。
第一批五千件棉大衣,将会于今天下午就运去葛家村,十天后交货时现场结算费用,而下一批的外接任务,视完成质量重新制定。
对此姚卫军没有任何异议,任何事儿都要有个过程,想要一次性接到制作成衣加工的活儿,根本不现实。
因为缝制纽扣属于纯手工活儿,因此他有足够的时间去购买缝纫机,完全影响不到手工活的加工制作。
告别郝主任,姚卫军骑着摩托车特意去了趟城南木材厂。
找到之前认识的厂里采购员葛怀庆后,订购了一批木板,打算运回去做些货架,到时用来放置罐头产品。
除此之外,借着葛怀庆的车,他又到门市上卖了些笼屉之类的物品,一同运回了碱场村。
棉大衣加工任务接到手,接下来就是窦丽丽负责的事儿了,他则开始正式筹划起糖水罐头的生产制作来。
中午跟葛怀庆在饭馆吃过饭,下午随着汽车一块儿回到了碱场村。
东西全都卸在了南院儿,好在院子足够大,按照姚卫军的计划,原本靠南边的八间房三间用来炒货,三间用来加工罐头,剩余的两间,正好当仓库使用。
当天晚上,他又宴请了村支书李启明以及生产大队长陈守山,村里的红枣账面上总共有七千两百多斤,李启明大手一挥,就按七千斤算账,每斤三毛五的价格,总共合计两千四百五十块钱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