说到这里,他把眼前的酒盅挪开,在桌子上比划道:
“首先,这么大面积的盖建大棚,土地方面肯定就要用到咱村里的耕地了,这不是小事儿,我得先跟公社领导去报备申请,不过估摸着问题不大,毕竟上面已经指定咱们做试点村了。
可问题是,村民们会不会有意见,常年地里刨食儿习惯了,这猛然间把耕地都改成大棚,并且还在目前第一组大棚并没看到成效的情况下,怕是要在大棚占地选择方面,好好琢磨一下了。”
他说完,没有继续说下去,而是看向了姚卫军跟陈守山两人,想听听他俩的意见。
“明伯,你的担忧不无道理,这方面的确需要跟村民沟通,可能会花些时间精力,而对于第一组大棚的实际效果,这方面您完全不用担心。”
姚卫军朗声继续道:“作为香菇种植试点村,在公社和县农技站的政策与技术支持下,第一组大棚目前稳定良好,出菇也只是时间问题,这方面我可以做保证,绝对会比种庄稼更划得来!”
“嗯,有你这句话就行。”李启明点点头,又说起来他认为的第二个问题,“盖造那么大面积的大棚,资金方面,也是个挺大的困难。
咱村常年种的是盐碱地,收成从来是各村垫底,各家各户手里没多少钱,出力肯定不含糊,可要让他们拿钱,估计凑不出多少……”
李启明说完,脸上露出尴尬之色,作为村支书,村里人堪堪生活在温饱线上,他觉得自己有很大责任。
“哎卫军,你刚才说走村民联合的路子,具体怎么考虑的?”
陈守山插了一句,笑着问道。
“这正是我想说的,联合嘛,就是大家伙儿有钱出钱,有力出力,共同打理整个大棚的生产栽培,以及采收出货。”
姚卫军一脸平静,继续道:“钱多就多出点儿,钱少就少出点儿,剩余的我来兜底,联合生产,大家入股,按占比分配收益。”
“……”李启明和陈守山再次沉默下来。
他们自然能理解姚卫军的话,但对于这种联合方式,有些吃不准。
毕竟目前的政策还在那儿,稍微步子迈的大一些,说不定就会引来麻烦。
“这个想法我已经跟肖主任谈过了,她很支持,所以明伯跟守山叔你们不用有什么顾虑。”
姚卫军笑着看了两人一眼,给他们倒酒的间隙,继续道:
“这件事一直是我想尽快解决的,所以还得请明伯跟守山叔你们帮忙,趁着我去京城这段时间,做做村里人的工作,没问题吧?”
“哈哈,既然领导都同意了,我跟守山绝对支持,这方面你甭管了,由我俩出面,争取在你回来之前,把愿意参与盖大棚的人,以及大棚盖建具体位置先定下来!”
李启明释怀大笑,随后又说道:“对了,这个入股、占比分配的具体制定,卫军你是怎么打算的?”
“还没想好,明伯跟守山叔你们空了的时候也琢磨下吧,我认为咱们还是该商量着来,群策群力嘛。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