姚卫军两人被请进屋里,马广超的老伴儿热络的提着热水壶沏茶,也说了些客气话。
“广超叔,过年的物品都置办起来了吧?”
“唔,今儿个趁着天气好,把几间屋子都打扫出来了,这不下午培东他们俩去了大棚干活,我们老两口打算再把家里的脏衣服洗一洗,过年嘛,虽然没干多少活儿,但每天也都闲不下来。”
马广超说完再次笑了起来。
“吆,广超哥你还真行,培东媳妇不是怀着呢嘛,你们老两口还真的让她下大棚干活啊?”
陈守山接过话茬,继续扯起了闲篇儿。
“嗐,咱也拦不住啊,现在他们小两口心思都放在大棚上了,尤其我那儿媳妇,经常吃饭时就念叨起来,说是要感谢卫军你上回跟支书来家里那一趟呢,不然现在村里的大棚恐怕都没我们的份儿!”
马广超感慨说着,又给姚卫军两人续上了茶水。
“是啊,当初我也很奇怪,咱村这么好的挣钱项目,你们家却就是拧着不参与,培东两口子没告诉你具体原因啊?”
姚卫军一脸好奇的随口问道。
“年轻人嘛,想起一出是一出,他们不说,我也懒得问。”
马广超干笑着回应,显然不想再提起当初的事情。
几人在屋里闲聊了会儿,姚卫军和陈守山对视一眼,便站起身告辞,离开了马广超家。
“守山叔,咱去大棚里找培东两口子聊聊去。”
姚卫军低声示意,一起去了村东边的百亩大棚。
广袤田地上,一大片大棚如同银色海洋,在阳光的照射下闪闪发光,显得格外引人注目,里面孕育着碱场村人的希望,不少人影穿梭其中,各自忙碌着手里的活计。
两人走进大棚,里面温暖如春,与外面的冰天雪地俨然两个世界。
正在忙碌的人们脸上洋溢着畅快的笑容,见到姚卫军走进后,纷纷出声打招呼。
这些大棚都紧紧挨着,每一个大棚都是一个小型生态系统,里面孕育着生机与希望,一排排自下而上的栽培床架上,全是满满登登的椴木棍子,上面栽好了菌种,只等明年蒙发后,采收香菇。
大棚的外面,有些还没化掉的积雪盖在大棚上,像是给大棚披上了一件白色的外衣,更增加了棚内的温度,适合香菇菌种生长环境。
“培东,明天让你媳妇搁家里休息,别来大棚忙活了,怀着孕还是要当心点儿,千万得照顾好,明白么?”
陈守山在姚卫军的眼神示意下,率先朝忙活着的马培东两口子提醒道。
“哈哈……守山叔你是不知道,我媳妇犟着呢,根本不听我的,不过也还好吧,现在大棚里都是些手头活儿,累不着人!”
马培东笑着解释,当看向姚卫军时,眼底带着一抹感激神色。
当初不是姚卫军坚持去家里劝说,他们现在就只能看着村里其他人种大棚,根本没机会跟着一块儿忙活挣钱。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