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喏!”
小九比以前成熟了许多,表情也更冷漠了,他退下之后,薛青立即便走了过来,想继续询问关于军队思想工作的问题,薛青很清楚,这次杨禹让她跟回上邽,就是为了这个,但想到杨禹受了伤,话到嘴边又收了回去。
倒是杨禹先开口道,继续吧,我没事。
“使君真的没事?”
“没事。”
“那好,那我可要问了,我不能在上邽呆太久,得赶紧把经取回去,我要是呆在上邽的时间太久,指不定整个柔凶坞都被那帮家伙给拆了。”
“呵呵,你记住,要注意物色培养一些得力助手,否则靠你一个人怎么行?”
“哦,我记住了。”
“刚才说到哪了?”
“刚才使君说到同字是关键。”
“嗯,没错,同字是关键,没有当初始皇帝的书同文,车同轨,就不会有大汉几百年的大一统,如今我们军中不乏各个部族的士兵,你们要在同字上面狠下功夫,教他们语言,教他们识字,提倡胡汉通婚,同化他们,想尽一切办法淡化他们身上的少数部族特性,包括官方用语方面,今后也要尽量用中华民族、炎黄子孙这些概念,反正无论是鲜卑还是匈奴,他们自己也认为自己是炎黄后裔,正好用炎黄子孙这些概念来淡化他们的民族划分,这一点先在军中探索,等积累了切实可行的经验,将来要在秦州全面推广。”
关于这一点,薛青是非常赞同且很有感触的,她的父亲是汉人,母亲是粟特人,她的相貌也有点接她母亲,光看相貌的话,很多人都以为她是胡人,为此她颇受困扰。
杨禹提出用中华民族、炎黄子孙这些概念来代替汉人与胡人的划分,她是一千个赞同,一万个乐意。
她追问道:“使君,既然要同化,是不是可以让所有少数部族士兵都改汉姓,起汉名。”
杨禹颔首道:“这个自然也要做,但方式要灵巧一些,比如可以用方便点名或其他理由,让他们改汉姓,具体操作你们自己去想。”
准备退出时,薛青有些迟疑地说道:“使君,我认识一个人,武艺出神入化,曾独战三百悍匪,取匪首于乱刀之中,能徒手搏杀猛虎,而且箭术超群,百步射杨,箭无虚发,做使君护卫最是合适。”
“这么厉害,谁呀?”
“此人名叫夜青楼,是……”
“什么什么?夜青楼?不是吧,起这样的名字,这人得有多浪啊?”
薛青有些尴尬地说道:“或许是生性不羁,或是童心未泯,我师傅确实喜欢浪迹青楼卖药,调戏那些青楼女子,不过我保证,我师傅是个好人,从不调戏良家女子,就是……平时说话有点……”
“你师傅?”
内容未完,下一页继续阅读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